2022-04-17
唐菖蒲组培国内外研究概况
唐菖蒲是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的草本花卉,另名又称十样锦、菖兰、剑兰、十三太保等。唐菖蒲花色艳丽是世界名花,在制作花束、花篮和插花、装饰花境中用途颇广。在我国切花生产中唐菖蒲仅次于月季、菊花、香石竹,排名第四位。目前,唐菖蒲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数百个品种,按花色可分为红、橙、黄、蓝、紫、桃红、粉红、白等色系及各式复色,包括斑块、细纹、凤眼、撒金等类型。花型也有许多变化,已有花朵直径达16cm以上的巨花型及多花型品种。花茎长70~100cm以上。
唐菖蒲通常采用培植子球的方法进行种球繁殖,长期无性繁殖引起病毒积累,导致种性退化。已发生退化的种球栽种后,产花率降低,植株变矮,花序变短,小花数减少,花朵变小,花色变淡,色彩不明快,花瓣上出现不规则的杂斑,观赏价值严重丧失;叶扭曲和叶尖干枯十分严重;新球不饱满易皱缩,球茎由近圆形变成扁球形或饼形,新球内部有褐色条纹或斑块等。因此,国内外不少人先后对唐菖蒲作了脱毒组培的研究。
国外有关唐菖蒲脱毒复壮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了唐菖蒲组织成功的报道。在近15年的时间里,众多研究者已从组织培养的器官分化过程、培养基、激素、外植体、培养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用球茎芽、花序、花瓣、茎尖、顶芽和节芽、子房切块、新叶、幼嫩花茎等作为外植体。在培养基和植物激素的选择方面,综合分析国内外的许多文献资料报道,各种外植体的培养几乎都是采用ms培养基。虽然我国李洲、金波等曾用过n6培养基,并证明确比ms培养基的效果好,但在规模化的生产中仍以选择ms培养基为多。在植物激素的使用上,以naa、6-ba混用较多,随采用的品种和取样部位的不同,植物激素的用量范围相当广,说明唐菖蒲是易于再生和增殖的植物。但是试管中形成的籽球或试管苗需要经过2年大田培养,才能长成生产用球。在此期间生长环境十分重要,否则在籽球尚未长大成商品球之前,又会被病毒再次感染。因此,通过组培籽球或组培苗直接培养唐菖蒲种球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脱毒种球扩繁。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唐菖蒲组培国内外研究概况详细阅读
2022-04-16
- 如今花卉组培概况详细阅读
2022-04-10
- 抑菌剂在开放组培中的使用及效果研究二详细阅读
2022-04-08
- 鱼腥草组培中材料灭菌的研究详细阅读
2022-04-06
- 香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详细阅读
2022-04-06
- 抑菌剂在开放组培中的使用及效果研究一详细阅读
2022-04-03
- 青天葵组培物超低温保存研究详细阅读
2022-04-01
- 菊苣组培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二详细阅读
2022-04-01
- 抗寒月季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详细阅读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