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花卉植物虫害:白粉虱

花卉植物虫害:白粉虱

植物百科2022-03-25 10:32:42
相关图片
花卉植物虫害:白粉虱

花卉植物虫害:白粉虱
花卉植物虫害:白粉虱
分布与危害

#白粉虱 学名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属同翅目,粉虱科。别名小白蛾子。该虫分布广泛,为害严重。

该虫为害时,一般群集在上部嫩叶背面,卵刺吸汁液为害,致使叶片发黄变形,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虫由夏至冬不断发生,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常引起煤污病的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一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毫米,初产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

若虫体长约0.29-0.8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4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0.7-0.8毫米,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略高,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发生规律

在北方,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白粉虱周年发生。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因此是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植抹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白粉虱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机能,开始营固着生活。粉虱繁殖的适温为18—21℃,在生产温室条件下,约1个月完成一代。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白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通过温室开窗通风或菜苗向露地移植而使粉虱迁入露地。因此,白粉虱可通过人为因素蔓延。白粉虱的种群数量,由春至秋持续发展,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为害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

防治方法

(1)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重视清园工作: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开展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0倍液、国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3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