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米袋里黑色小虫怎么办(大米袋子里有黑色虫子怎么处理)
大米正常存放一般很少生虫子,但是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或者放置2-3年就会出现一种类似于甲虫的黑色小虫子。
你知道这种小虫子是什么吗?即便我们平时把米袋藏得很好了,也会出现,你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吗?
大米里的小虫子
我们看见的这种大米里的小虫子叫米象也叫米虫、谷牛,我们从名字中就能看出来,它特别喜欢吃谷物和大米。
特别是那种2-3年的谷物最容易生这种小虫子,你没听错,它不是被大米吸引过来的,而是“生”出来的。
其实,这种小虫子在粮食长在地里,还没有收获的时候虫卵就已经存在了。我们咋一看这个小虫子还是挺吓人的,因为它有一个大约1毫米长的鼻子,让人看到了就比较害怕。
不过也不用太惊慌,还没听说这种虫子对人的身体有害,也没听说能够传染什么疾病,也不会咬人。
但是,这个东西不咬人它各样人,吃饭的时候不小心看到了,保准你就没食欲了。
虽然米象不咬人,但是,它对我们的大米情有独钟,一心一意地想吃掉它。不仅如此,米象的成虫还会攻击农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毁坏了大量的庄稼。
在加工大米的时候,为了更多地保留营养,一般加工不会太复杂,成虫被杀死了。
但是它的卵却逃过一劫,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就会孵化成幼虫,最后变成虫,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我们看到的大米和谷粒上的小孔,以及米袋和罐子里的谷物粉末,就是它的杰作了。
我们看到的只是成年的米象,给它挑出去就完事了吗?可没那么简单,还有一些幼虫没有孵化出来,并且,会把“屎”拉在米粒外面。不说了,再说真的没法吃了!
一般的昆虫几乎都有四个形态,分别是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幼虫呈乳白色,没有腿,说实话这个阶段他们也不需要腿,嘴一张就能吃到东西。
它的嘴就是头部末端的口器,由于它是躲在米粒里面的,所以,从里向外开吃,最后留下被掏空的外壳。
另外,无论是哪种形态,它们都有强烈负趋光性,讨厌太阳光,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雌米象产卵的时候,会先在米粒上钻一个洞,然后把卵藏在里面,让人感觉看不了见的样子。
实际上,我们还真是看不见!我们看不见的原因是,它把卵藏进去之后,会用像胶水一样的分泌物把洞口封上,真是聪明啊!
米象一般会在一粒米里藏一颗卵,如果不小心藏了两颗以上,它们孵化出幼虫以后就会互相残杀,最后只有一个能够活着,真是在食物面前没有亲情可言啊!
幼虫化蛹,在到蛹羽化为成虫,这段时间一直是在大米里的,我们这时候还看不见,当外壳骨化程度加强并足够坚硬时,成虫就会“破米而出”。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见了,它在大米堆里走来走去,如果,我们放任不管,它能够在大米堆里生活6个月左右。真是没脸没皮啊,赖着不走了。
我们要是想去碰它,它发现危险后,就会两腿一蹬,一动不动地躺在那,等过一会感觉没有危险了,它又开始起来在大米堆里走来走去,又吃又喝的。
米象的繁殖能力很强,在雌虫破蛹后3天内就能够得到交配机会并开始产卵。
当雌虫会释放一种类似于“信息素”的时候,雄虫接收到信息,便会在大米外等着,雌虫一生中大约会产下300-600枚卵。
这家伙典型的生育能手,所以我们一旦米象在米袋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墙壁和木质地板上发现它们。
米象也有两个亲属,一个叫谷象,一个叫玉米象,几乎同样的外观,特别是米象和玉米象长得最像,只能从它的私密处才能分辨出来。它们都能够寄生于谷物、坚果、豆类、玉米等作物上。
当然,我们在小麦、棉花、玉米、面粉和其他谷物上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它们除了会吃以上这些东西外,还会吃像棉织物、干花、装饰品、及储存的衣服。以及,苹果、梨、葡萄等水果也在它的食物清单内。
其实,大米生虫后我们也是能够察觉出来的,被米象啃食过的大米粒看起来发暗,因为里面是空的。
在我们日常淘米的时候还会漂浮起来,这些漂浮起来的可别舍得扔,是被米象啃食过的。
如果,我们发现大米发霉了,这可比米象危害大得多,霉变会产生黄曲霉素,对身体有害。
所以,当你在装有谷物的袋子或容器中发现有大量蠕虫状的幼虫或甲虫四处爬行时,一定要把谷物和容器拿到太阳下面暴晒。记住挑是挑不干净的,要把它们晒死。
不过,经过尝试之后,发现这个方法有弊端。因为大米经过暴晒后吸潮的能力更强了,并且,口感还变得很差。
在网上搜了一下,最好的方法是把大米拿到冰箱里的冷冻层,冻它24小时,把它们冻死。别忘了,取出来的大米给它密封起来,不让外界的米象再进去。同时,把密封好的大米放到阴凉干爽的地方保存。
我们平时也可以在大米袋子或容器里放入一些花椒、大蒜、辣椒、八角等有气味的东西,可以起到趋避痘作用。您见过这种黑色的小虫子吗?通常是怎么处理的?期待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