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油桐子的功效与作用
油桐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种子。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之功效。常用于风痰喉痹,痰火瘰疬,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丹毒,疥癣,烫伤,急性软组织炎症,寻常疣。
功效作用
功能
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
主治
风痰喉痹,痰火瘰疬,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丹毒,疥癣,烫伤,急性软组织炎症,寻常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枚;或磨水;或捣烂冲。外用:适量,研末敷;或捣敷;或磨水涂。
药理作用
其成分桐酸,对胃肠道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吸收入血后,经肾脏排泄,故可损害肾脏,引起肾病。此外,还可损害肝、脾及神经。对肝病患者可使其症状加重,肝功效恶化。
相关论述
1、《纲目》:“吐风痰喉痹,以子研末,吹入喉中取吐。”
2、《岭南采药录》:“磨水涂瘰疬。”
3、《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利便、催吐、镇咳的作用。消积食,治气胀,并治妇女月经不调。外用可治毒疮、疥癣。”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瘰疬:桐油树子磨水涂,再以一二个和猪精肉煎汤饮。不可多用,宜多服数次。(《岭南采药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其堆积于潮湿处,泼水,覆以干草,经10d左右,外壳腐烂,除去外皮,收集种子,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三棱状椭圆形,长2.1-2.5cm,直径1.5-2cm。表面棕褐色,具短条棱和点状突起。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大戟科植物油桐。
形态特征
油桐,又名罂子桐、虎子桐、荏桐、光桐、五年桐、百年桐、光面桐。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色,近光滑;枝条粗壮,无毛,具明显皮孔。叶卵圆形,长8-18厘米,宽6-15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截平至浅心形,全缘,稀1-3浅裂,嫩叶上面被很快脱落微柔毛,下面被渐脱落棕褐色微柔毛,成长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贴伏微柔毛;掌状脉5(-7)条;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几无毛,顶端有2枚扁平、无柄腺体。花雌雄同株,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萼长约1厘米,2(-3)裂,外面密被棕褐色微柔毛;花瓣白色,有淡红色脉纹,倒卵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圆形,基部爪状;雄花:雄蕊8-12枚,2轮;外轮离生,内轮花丝中部以下合生;雌花:子房密被柔毛,3-5(-8)室,每室有1颗胚珠,花柱与子房室同数,2裂。核果近球状,直径4-6(-8)厘米,果皮光滑;种子3-4(-8)颗,种皮木质。花期3-4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