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土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土香薷,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香薷Elsholtziaciliata(Thunb.)Hyland.的全草。具有发汗解暑,化湿利尿的功效。主治夏季感冒,中暑,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湿疹,痈疮。
功效作用
功能
发汗解暑,化湿利尿。
主治
夏季感冒,中暑,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湿疹,痈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禁忌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热病汗多表虚者忌用。”
注意事项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热病汗多表虚者忌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类,甾醇类,三萜类,烷烃类及有机酸类等化合物。
1、黄酮类: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5-羟基-7,4′-二甲氧基黄烷醇,5-羟基-6-甲基黄烷酮-7-O-α-D-吡喃半乳糖甙,刺槐素-7-O-β-D-葡萄糖甙。
2、甾醇类:β-谷甾醇,胡萝卜甙。
3、三萜类:熊果酸,委陵菜酸,2-α-羟基熊果酸。
4、烷烃类:6-甲基三十三烷,13-环己基二十六烷。
5、有机酸类: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
相关论述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发表,利尿,解署,健胃,消肿。治夏季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水肿,小便不利及下利腹痛呕吐等症。”
2、《广西本草选编》:“主治夏季感冒,中暑,急性胃肠炎,急性肾炎,偏头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发热身痛:香薷6g,算盘子树6g,紫苏9g,五谷草6g,食盐少许。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暑热口臭:香薷鲜全草30g,水煎服。或(香薷)全草、佩兰、藿香各3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偏头痛:用香薷(全草)30g。水煎,趁热熏痛侧头部。
4、治囗腔炎,口臭:用香薷全草9-15g,水煎含漱。
5、治湿疹,皮肤瘙痒:用香薷鲜全草适量。水煎外洗。(3-5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50cm,表面紫褐色;质脆。叶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4cm,上面暗绿色,有疏生硬毛,下面淡绿色,散生多数亮黄色腺点;叶柄长0.5-3cm,有小硬毛。顶生假穗状花序,稍偏向一侧,花淡紫色。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以枝嫩、穗多、气香浓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香薷属香薷。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直立,四棱形,紫褐色,多分枝,被疏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35mm,边缘具狭翅,披毛。叶片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4cm,边缘具锯齿,上面被小硬毛,下面叶脉被小硬毛,其余散布腺点;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长2-7cm,顶生和腋生;苞片宽卵圆形或扁圆形,先端针芒状,外面近无毛而具腺点,边缘具缘毛;花萼钟形,长约1.5mm,外面有毛和腺点,萼齿5,前2齿较长,先端具针芒状;花冠淡紫色,外面被毛,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半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伸出,花丝无毛,花药2室;雌蕊子房4裂,花柱内藏,柱头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mm,棕黄色。花期7-10月,果期8-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地区除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产。
道地产区
主产于云南、贵州等地,全国其他地区亦产。自产自销。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可达3400m的山地、林内、河岸和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