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柘木白皮的功效与作用

柘木白皮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8 19:38:26

柘木白皮,中药名。为桑科柘属植物柘树MacluratricuspidataCarrière[Cudraniatricuspidata(Carr.)Bur.exLavallee]除去栓皮的树皮或根皮。植物柘树,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具有补肾固精,利湿解毒,止血,化瘀之功效。主治肾虚耳鸣,腰膝冷痛,遗精,带下,黄疸,疮疖,呕血,咯血,崩漏,跌打损伤。

柘木白皮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肾固精,利湿解毒,止血,化瘀。

主治

肾虚耳鸣,腰膝冷痛,遗精,带下,黄疸,疮疖,呕血,咯血,崩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捣敷。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煮汁酿酒,主风虚耳聋,劳损虚羸瘦,腰肾冷,梦与人交接泄精。”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凉血,舒筋活络。”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肾虚耳鸣,遗精,腰膝冷痛,柘树白皮30g,补骨脂9g,芡实、山药各12g。煎服。

2、治体虚白带,柘根白皮30g,白花木槿根皮、山药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药》)

3、洽劳伤咳嗽,刺桑(根皮)9g。泡洒或蒸米汤服。(《贵州草药》)

4、治咯血,呕血,柘树根皮(去粗皮)30-60g。炒焦,水煎,冲白糖,每日3次分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腰痛,鲜柘树根皮120g。酒炒后,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根皮和树皮,刮去栓皮,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残留栓皮,洗净,稍润,切厚片或丝,干燥。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根皮为扭曲的卷筒状,外表面淡黄白色,偶有残留未除净的橙黄色栓皮,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树皮为扭曲的条片,常纵向裂开,露出纤维,全体淡黄白色,体轻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桑科柘属植物柘树。

形态特征

植物柘树,别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录》,灰桑树《淮阴县志》,黄疸树、刺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重皮、大丁癀《福建中草药》,刺桑、奶桑《贵州草药》,痄腮树、黄龙蜕壳《云南中草药》,铁骨子(河南),柘骨针、棘针树(江苏),柘刺(浙江、江苏、安徽),老虎肝、双腾、尖尾风、黄桑(广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刺长5-35毫米。单叶互生;叶柄长0.5-2厘米;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除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橘红色或橙黄色,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阳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缘及溪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