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探寻文人之道与王选民大师一席谈

探寻文人之道与王选民大师一席谈

植物百科2022-04-20 20:57:01

探寻“文人”之道——与王选民大师一席谈

这棵栽植于云南丽江玉峰寺的冷杉,孤高飘逸,颇具“文人”风骨。摄影/刘少红

王选民大师是中国文人树盆景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先行者之一,他对日本“文人木”的历史源流、造型形式、审美格调,及其“回流”*后的新艺术形式“文人树”均有深入研究。近日,本刊记者就文人树的话题与王大师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访谈。

记者:日本文人树(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近些年在我们中国影响甚大。时下不但效仿制作者众多,而且言论也非常热闹。您能给文人树做一个准确的定义吗?

王选民:要用一句话给文人树作出准确的定义很难说。但是,可以这么说,日本文人树是独具艺术风格的文人盆景。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格调高雅,自然洒脱。其树形简洁,枝法表现以少胜多,以最少的枝叶成树。外形突出树性的自然神采风韵,内在流露岀文人的情趣和思想。这是日本文人树的审美要素。

当初日本文人树的形成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其中造就了一批或者说是一个群体。他们有共同的文化志向,崇尚中国传统文化,敬仰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观,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崇拜已成潮流。翰墨丹青,诗、画、礼、乐、茶艺、香道、盆栽为一体的雅好成风。文人树就是出自这些人的手下。当初并没有“文人盆栽”和“文人树”的名称。“文人树”这个美称是在后来的明治晩期才明确的。我记得在我发表于本刊2009年第12期的《关于文人树的思考》一文中有浅说。其实我们中国的“文人画”在发展及成熟期经历了很长时间,也是后来到了明代晚期画家董其昌才提岀了“文人画”这一名称。

记者:提到我们的文人画大家都略知一二,冒昧地问王老师,它和日本的文人盆栽或者文人树有什么关系吗?

王选民:这个题目可大了去了,是学者专家的课题,本人无力论及。不过,少红,可以这么说其中的联系或说共同点都是文人所为吧。

记者:对啊!这样话题可以拉开了。

王选民:说说看吧!日本文人树和中国画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日本以“文人树”盆景的形式日本民族化了。这是当时日本人的文化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他们创造了“文人树”的艺术形式。这是历史上中日国界有别、文化共享的结果吧。不同的是,两者艺术门类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盆景的艺术特色是其它艺门类难以相比的,主要是创作素材的根本区别,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的差异也很大。例如,中国文人画用的是笔墨、颜料、纸。创作时可以即兴所至,信笔而来;可以形写神,笔墨简约抒发真性情、真情趣;可以理入画,以意入画等等,随即而来都不是问题。而文人树的创作,要求首先有一个理想的活的素材。在其生长健壮的基础上实施制作,年复一年地期盼一枝一叶的生长,然后以理以法顺从自己的创作意念逐步来完成造型。所谓的即兴创作也只能面对素材产生意象,或者实施初步的创作过程。但是,盆景长期连续创作的阶段性审美过程在文人画创作中就不具备吗?

记者:从文化或艺术层面上还能找到些东西么?

王选民:是啊!我们再深入对比一下吧,中国文人画和文人树似乎从中也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东西。例如,(1)都具有文人的情趣和创作思想性;(2)文人画和文人树都是从艺术格调上突出文雅洒脱之风;(3)创作手法上都主张简约、以少胜多而为之;(4)遵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及树、画从吾心,心从天的造型理念是一致的;(5)文人画和文人树玩的是文人情趣,具有明显的审美倾向性,其艺术反映是直接观照自己,不具有功利性。换句话说都不是为了玩名玩利。以上几点看法还算吻合吧!

记者:文人树有特定的艺术形式吗?创作时应该如何去把握?

王选民:文人树是一种艺术风格,文雅脱俗,艺术格调鲜明。它没有标准的树形,只有特征性的艺术形象。例如,文人树是以古木细干的中小型树桩材料来创作的,具有苍老劲健的古树风姿,粗干矮桩的素材不是对象。树形多样化但寻求个性特点。在枝法表现上力求用最少的枝数来完成造型。我认为凡欣赏分析一种艺术风格应该从艺术本质上去把握,看准其艺术精神、艺术格调,以及创作技法特色;不要找标准树形,不要做“模仿秀”。重要是在创作时找到自己的表现对象,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去完成创作,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最好是把所有的好听的名词都忘掉,*自在地去表现自我,最终才是属于自己的。

记者:当下社会各行各业的风气、潮流、时尚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的文人树您怎么看?

王选民:社会就像是大市场,看起来好像是很乱但有头绪。买进卖出各求所需。世道人为呀!“文人树”是泊来的艺术现象。是好东西,大家需要就容纳呀!但要把本质要素看清楚,需要多少就拿多少,不需要的东西就别拿。还有那“不识货”的和不需要者就别跟着凑热闹!少红,你刚才说到风气潮流,你听听这词儿!风气潮流飘飘忽忽都是不稳定的!时尚是短暂的!风潮过后一如既往。自己还是自己吗?我认为应对“风潮时尚”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走稳自己的路是最明智的,也最重要!记得在二十多年前百业复兴早期,中原大地刮起了“中原书风”,其根源是*后双方首次进行了王铎书法研讨会(王铎书法在日本影响甚重,他们早有王铎书法研究会)。一时间以河南为中心学习王铎书法的风气席卷全国。时过几年之后,原本早就研究王铎书法者其成就显著,后来跟风者都被历史淘汰了。同时期的盆景界也是如此,创风格、创流派,上至省份下至县城圈地区划界线!一时间全国盆景的风格流派发展数量已超过了1958年的“*,共产风”,可谓形式喜人,一派大好!我不用细说,到目前为止有几个风格、流派站住了?历史一走神儿跑了调儿,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大笑话。

记者:是啊,您是过来人最明白。说到风格流派,您如何看待岭南盆景?

王选民:你说的是文人树之风,怎么跑到岭南去了?

记者:王老师,我没有跑题。您说到风格流派,我认为当今岭南盆景最成熟,似乎我从中也能看到它有一股文人气息,当属文人盆景吧?

王选民:你的观点我赞成!但我从来没有去划分过。可以这么说,岭南盆景是现当代中国最具特色的盆景风格。树一代新风!过去的老一辈岭南盆景家值得我们尊重!细读他们的作品确实可以感受到那自然清新的文雅之风,书卷之气。到此我辈自愧不如。当我们用到“文人”一词的时候,并不是指或者要求谁应该是学者、教授、文学家等满腹经纶的大学问家,而是指作者也就是说做这件事的人,是不是有文化的行为,所创造的作品有无文化含量。已故岭南盆景的一代宗师陆学明先生最具有代表性。相反,“满腹经论”的人也未必能成就点什么。话题扯远了,收吧。

记者:您对于自己在文人树创作上的理念是怎么定位的?

王选民:我喜欢文人树的格调,文雅不俗,质朴无华。特别是那简约流畅的枝法表现,能在枝叶之间产生气韵生动、清新自然的感觉,不以丰满取胜,更无华丽装饰的俗套,真是难能可贵!这种风格的创作难度很大,难就难在其神韵气质的营造。如无纯熟技艺者,难以驾驭啊!

说起我自己,首先我崇拜古人的智慧,敬仰传统文化,尚古也玩古,特别忠实于古人的审美观及造物理念。凡与此相关的我都会产生审美热情,有时还想满足欲望!“文人树”当在其中,但是由于自己的“软件”不足,没有敢在创作中加上“文人”的字眼。其实加上也碍事,有时候会挡眼,让你连自己都看不清楚!所以,我只专注自己的“玩法儿”,去寻找作品内部应该有的东西,尽可能把自己装进去从而满足自己。我没有能力为别人而做,仅是自娱而已!少红,这么多年玩树我就没有压力,只有满足之满足,也时有不满意。例如,让我最“头痛”的是如何去掉多余的部分,哪些是多余的?哪些是该保留的,留下哪一部分最合适?说起来都知道是“取与舍”的关系,实际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道理究竟是什么?也许是让“万缘放下”吧。不然的话,清静洒脱,高雅不俗,只是说说笑话儿吧!

在丽江古城小院门口休憩的王选民大师

王选民作品《静听天和》(五针松,树高113cm)

王选民作品《闲看秋水》(赤松,树高103cm)

王选民作品《风骨弥坚》(黑松,树高120cm)

原载《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13年9月号“文人树专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