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

植物百科2022-04-12 23:52:33
葡萄霜霉病【分布】我国普遍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其他幼嫩组织,

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黄色至褐色,多角斑,斑间可相互连接成大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产生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病斑干枯,提早落叶。

叶柄、新梢、卷须、穗轴病斑,初为水渍状,稍凹陷,黄色至褐色,潮湿时产生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病重时新梢扭曲,生长停止,甚至时枯死。

幼果被害,病部褪色,变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霉,很易萎缩脱落。幼果在豌豆大小时,感病后褐色软腐,后期僵化开裂早落,果实着色后停止感病。

【病原】

病原为真菌,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单轴霉属。孢囊梗单轴分枝,分枝3~6次,分枝处近直角,顶端小梗着生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倒卵形至椭圆形,破裂后产生游动孢子.卵孢子褐色,球形,厚壁。

【发病规律】

病菌卵孢子在病组织或病落叶中越冬,或以菌丝在芽中越冬,可存活1-2年。次年在适宜条件下卵孢子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自叶背气孔侵入,进行初次侵染。经过7-12天的潜育期,在病部产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病害的潜育期在感病品种上只有4-13天,抗病品种则需20天。 孢子囊萌发适宜温度为 10℃~15℃。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4℃。最早在6月中旬开始发病,9-10月为病害发生高峰。果园地势低洼、架面通风不良树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欧洲系统葡萄比美洲系统葡萄感病。

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该病多在秋季发生,是葡萄生长后期病害,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发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