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7
二十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
1.技术简介
花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覆膜、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等农田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械脱壳、机械榨油等加工技术。核心内容是播种和收获环节,这也是2个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耕整地和花生脱壳2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种植与收获环节仍以半机械化为主,播种机械有人力和机引2种,以人力播种机居多,山东等地生产的花生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一次可完成碎土镇压、翻土筑畦、开沟施肥、覆土到平、喷洒农药、铺展地膜、打孔播种、起土盖种等多道工序,机具性能较好,可大面积推广。花生的收获机械有花生挖掘机、花生复收机和花生摘果机等作业机具,山东、河北等地生产的花生挖掘机应用相对较多,但因价格较高,且只适应于沙壤土质的地区,局限性较大。
2.操作规程
机械使用前,要对机具进行认真检查,各连接件、紧固件是否完好,密封、润滑状况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漏气等。作业中不许倒车。作业时,要随时检查机具作业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检查调整和排除故障必须在停机状态时进行。作业结束后,按规定及时进行机具保养。
机械播种花生要求每穴双粒率在75%以上,穴粒数(2土1粒)合格率达95%以上,空穴率不大于1%。播种密度以每亩8000~10000穴为宜,按土壤肥力强弱相应减增播种密度。播种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应保证括深一致,覆土均匀。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5~7天播种。
花生挖掘机正式作业前,需先进行试作业,即作业数10米后,停机检查作业质量,如有问题,应检查调整排除。
花生摘果机作业前要安装牢固,以防作业时抖动、移位。作业时,喂入人员的手严禁伸过警戒线。作业场地需配备水缸、水桶等灭火器材。
3.注意事项
机械播种时,要采用优良品种,并经过清选和药剂拌种处理。中晚熟品种需5厘米处地温在15~18℃时,中熟品种在12~15℃时播种,播种速度在4千米/小时左右。墒情差或沙性大的土壤,播后要及时镇压,以免跑墒。地膜覆盖栽培的花生应选择上层较厚、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地。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保证墒情,土地耕松整平,喷洒除草剂后再覆膜。
机械收获期应根据花生生育情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当植株呈现衰老状态,顶端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变黄,中部以下叶片脱落,大多数荚果成熟时,表明花生已到收获期。此外,当温度在12℃以下时,荚果即停止生长,应及时收获,挖掘机作业速度为2~3.6千米/小时。
摘果机作业时,喂入要均匀,注意去除石块等坚硬杂物,以免喂入机内造成损坏。作业人员需经培训和安全教育后上岗。
(二)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
1.技术简介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相对其他作物,棉花的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迫切需要发展和推广机械化技术。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铺膜播种、机械制钵育苗、机械移栽。机械植保。机械中耕追肥、机械收获、机械拔棉秆、棉籽机械脱绒等内容。核心内容是播种、制钵育苗、移栽、中耕追肥、植保和采摘收获等环节。目前,我国棉花生产的棉田耕整、播种(直播)、植保、排灌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制钵、机械移栽和机械拔棉秆等环节已研制出多种机型,处于试验完善阶段,采摘收获机械尚在开发研制中。
*、山东等地生产的铺膜播种机性能较好,可一次完成平地整形、作畦、施肥、镇压、铺膜覆土、穴播(或条播)、盖上等多项作业。植保、中耕追肥都是田间管理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的环节,机械植保和机械中耕追肥都有多种成熟机具可完成相应作业。
2.操作规程
机械使用前,要对机具进行认真检查,各连接件、紧固件是否完好,密封、润滑状况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漏气等。作业时,要随时检查机具作业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作业结束后,按规定及时进行机具保养。
机械覆膜播种要采用优良品种,并经过清选和药剂拌种处理。地膜覆盖栽培的棉花应选择上层较厚、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地,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保证墒情,土地耕松起垄,喷洒除草剂后再覆膜。要求每穴播量2~4粒在75%以上,空穴率小于3%,地膜陆地棉每亩保苗株数应达到1万~1.2万株,地膜长绒棉每亩保苗株数应达到1.2万~1.5万株。播深应符合农艺要求,孔穴覆土1.5~2厘米,覆土均匀。
育苗移栽的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并需经过药剂处理。制钵机制取营养钵时,需按要求先配制好营养土:要选用疏松肥沃的熟土,打碎过筛,去除石块杂物,土壤不宜过黏或过沙,配制营养土用的肥料,最好用发酵熟化的农家肥和少量复合肥,沙壤上质的土壤配黏性土和复合肥,比例为90:5:5;轻黏土质的土壤配农家肥和复合肥,比例为90:5:5;重路土质的土壤配农家肥和复合肥,比例为70:25:5。营养土的湿度一般为15%,以手捏成团但手不沾泥,捏团掉地可散裂为宜。作业时应先开机后加土。工作过程中,加土要连续、均匀,士斗中的土量不少于l/3。
棉花营养钵下种后,要盖上2厘米厚的熟士与农家肥的混合土,麦面需再覆盖一层作物秸秆防晒降温,然后用喷壶浇水。第一遍水要浇透,以后看气候情况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用塑料薄膜覆盖控温。出苗后中午气温高时,要注意揭膜,以防止烧苗。钵苗长到两叶一芯时方可移栽,起钵前2~3天要停止浇水,以便起苗。
中耕追肥作业需在苗期、蕾期、花期各进行一次,中耕深度由10厘米逐决增加到18厘米,要求表立松碎,不理苗、不压苗、不铲苗不损伤茎叶。
植保作业时,上喷头对准苗行,喷杆对准地面,下喷头在苗行中间,药液喷洒要均匀,作物的茎秆、叶子的正反面都要喷到。
3.注意事项
机械播种时,要采用优良品种,并经过清选和药剂拌种处理。地膜覆盖栽培应选择土层较厚,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地,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保证墒情,土地耕松整平,喷洒除草剂。
田间管理应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喷施矮壮素、叶面宝等作业。
(三)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1.技术简介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是仅次于大豆种植面积的第二大油料作物。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开沟、机械化育苗移栽、机械植保、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机械脱粒、机械加工等环节,核心内容是机械化播种、机械化育苗移栽和收获。目前国内在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制钵育苗、机械植保、秸秆还田、机械脱粒、机械加工等方面已有较成熟的技术,但在机械移栽和收获方面还基本处于开发试验阶段。
机械整地、机械植保、秸秆还田等环节采用的机具与技术与其他作物的相应环节基本相同。
机械播种可采用上海一230U油菜直播机、配小外槽轮式排种器的浅旋耕条播机、普通播种机等机械完成作业,上海生产的油菜直播机和浅旋耕条播机具有浅耕灭茬、开沟作畦、播种、施肥等多种工序一次完成的功能,可直接在未耕地上播种。
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是一项较先进的技术。一般采用育苗装置,将种子插入营养钵内,在一定条件下集中育苗;然后将育好的钵苗用拖拉机配套的移栽机或专用移栽机按农艺要求,将钵苗移栽到大田中。
机械收获技术国内目前尚不成熟,上海、江浙一带少数地区采用近年来研制的上海一ⅢU型油菜收获机或在普通谷物联合收获机上进行加装侧割刀、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的间距、加长清选筛板长度等改进后的收获机进行联合收获,也可以采用分段收获的办法,用割晒机或人工收割后,用联合收获机进行固定拣拾脱粒,大部分地区目前仍以人工收割加机械脱粒的方式进行收获。
2.操作规程
播种机播种油菜时排种量需调到最小,种子需根据当地品种的不同按1:10一20的比例配比碎土、沙子或熟籽,以控制播量。其他操作规程与普通播种机要求一样。南方应特别注意化学除草和机械开沟2个环节,以防止草害和涝渍。
育苗移栽的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并最好经过包衣处理。制钵机制取营养钵时,需按要求先配制好营养土:要选用疏松肥沃的熟土,打碎过筛,去除石块杂物,土壤不宜过黏或过沙,配制营养土用的肥料,最好用发酵熟化的农家肥和少量复合肥,沙壤土的土壤配黏性土和复合肥,比例为90:5:5;轻黏土质的土壤配农家肥和复合肥,比例为90:5:5;重黏土质的土壤配农家肥和复合肥,比例为70:5:5。营养土的湿度一般为15%,以手捏成团但手不沾泥,捏团掉地可散裂为宜。作业时应先开机后加土,工作过程中,加土要连续、均匀,土斗中的土量不少于1/3。
玉米营养钵下种后,要盖上2厘米厚的熟土与农家肥的混合土,表面需再覆盖~层作物秸秆防晒降温,然后用喷壶浇水,第~遍水要浇透,以后看气候情况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如果用塑料薄膜覆盖,出苗后中午气温高时,要注意捐膜,以防止烧苗。钵苗长到两叶一芯时方可移栽,起钵前2~3天要停止浇水,以便起苗。
采用普通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油菜时,需进行更换凹型小眼网筛、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的间距、加装侧割刀、加长清选筛板长度、割台左侧需装上平板式分禾板等改装和调整。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在机械收获时,要及时根据田块不同的作物产量高低调整收割机各项运行参数,减少收获损失。
采用普通谷物联合收割机进行固定拣抬脱粒作业时,应切断行走传动和割刀传动。
机械使用前,要对机具进行认真检查。作业时,要随时检查机具作业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其他操作规程与普通谷物联合收割机要求一样。
3.注意事项
机械播种时,应采用成熟期~致性强、脱落性差的优良品种。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保证墒情。油菜直播技术的推广,所用化肥尽量采用吸水性差的颗粒肥料,如复合肥等,以防止化肥在肥箱内结块,影响施肥均匀性。
在机械收获时,应注意选择最佳收获时间,以减少收获损失和防止油菜籽品质的下降。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南方庄甲60号
联系单位: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推广处
邮政编码:100078
联系电话:010-67600089 67634168--2901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冬枣无公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详细阅读
2022-04-05
- 花卉生产应掌握的知识和主要技术详细阅读
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