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黄瓜上的应用
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用于黄瓜栽培,冬天20cm地温升高2~4℃,冬季日光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6~10倍,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80%,连用3a可不施化肥、农药;投资成本下降60%,平均增产50%以上,上市期提前10~15d,收获期延长30d以上。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温室;黄瓜;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技术原理:植物光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秸秆,通过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在通氧的条件下重新产生二氧化碳、水、热合矿质元素,同时产生大量抗病虫的菌孢子,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这样植物光合合成有机物,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二者在物质转化、重复再利用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圈。
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是日光温室黄瓜产区,种植面积1 000hm2,以马芳营旱黄瓜为主种品种,该品种9月底育苗,11月初定植,12月上旬上市。为解决冬季日光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地温低和土壤板结等问题,于2004年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秸秆生物反应堆类型可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该区主要采用内置式反应堆技术。
1秸秆生物反应堆类型
1.1内置式
指将作物秸秆加入菌种埋入植株下或行间,通过秸秆腐熟过程产生热能提高地温并产生二氧化碳,能增强植株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逆、抗病能力,同时增产作用明显。
1.2外置式
指按照所需在大棚外修建适当的反应池,池下留气沟,将秸秆和腐生菌加入,使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经鼓风机和送风袋均匀撒入大棚内。
1.3混合式
即以上2种方式同时使用。
2秸秆反应堆技术效应与作物生长表现
2.1技术效应
可使二氧化碳浓度提高6~10倍,光合效应提高50%以上,水分利用率提高127%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60%以上;使晚秋、冬季、早春20cm地温增加2~4℃;生物防治效应可减少发病率80%~90%;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0倍以上,根系增加136%,根系鲜度增加1.25倍。
2.2作物生长表现
反应堆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使农作物在生理生态、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根茎比增大,叶面积增大,整齐度提高,果皮着色加深,产量提高,含糖量升高,口感变甜,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3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建造
3.1建造时间
在育苗播种或定植前7d建造完毕即可。
3.2规格
根据行距布置,确定反应堆位置。一般在定植行内顺行距挖一条深20~25cm,宽60cm,与行长相等的一条沟,起土分放两侧。
3.3秸秆和其他物料用量
秸秆45~60t/hm2,饼肥1.5t/hm2,牛、马、羊等草食动物粪便45~60m3/hm2,严禁使用鸡、猪、人等非草食动物粪便。
3.4菌种用量与发酵
标准棚用菌种90~120kg/hm2,秸秆60~90t/hm2。按1kg菌种兑掺15kg麦麸,加水14kg,混合拌匀后,堆积4~5h就可使用。如当天使用不完,应堆放于室内或阴凉处,降温防热,第二天继续使用,一般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d。麦麸也可用饼类、谷糠代替,但其数量应为麦麸的3倍,对水应视不同用料的吸水量确定(以手轻握不滴水为宜)。
3.5接种
分两层接种。第一层底部添加较硬秸秆如玉米秸秆等,然后加较软秸秆,先浇水,水量掌握以湿透秸秆为准。踏实后撒接第一层菌种,用量为总量的1/3。然后铺第二层,以麦秸为主,踏实浇水后,撒接第二层菌种,用量为总量的2/3。两层秸秆总厚度30cm,略高于反应沟深度。
3.6覆土
接种完毕后覆土,厚度为5cm。然后打孔发酵5d,第二次覆土在定植前5~7d进行,2次覆土厚度为30cm,沟两头露出10cm秸秆,以便进氧气。填完秸秆后,撒匀发酵好的菌种,然后灌沟浇水湿透秸秆,2~3d后找平起垄。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在15~20cm,定植后盖膜。
3.7浇水
内置反应堆建造完毕后,要大水浇灌,让覆土充分沉实。
3.8打孔
在内置反应堆顶部每平方米打孔8~10个(植株四周10cm),按20cm见方用14#钢筋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后每月补孔1次),以便气体交换。
4内置反应堆操作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要做好“三足、一露、三不宜”。三足:秸秆用量要足,菌种用量要足,第一次浇水要足;一露:内置沟两头秸秆要露出茬头10cm;三不宜:开沟不宜过深,覆土不宜过厚,打孔不宜过晚,定植后及时打孔。
原版全文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大棚黄瓜秸秆生物反应堆及植物疫苗技术应用试验详细阅读
2022-04-10
-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黄瓜上的应用详细阅读
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