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我国梅研究成果丰硕

我国梅研究成果丰硕

植物百科2022-03-30 15:35:40
我国梅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国梅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新成果不断推出,科研人员在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生理、分子生物学、梅文化、梅花应用、果梅及其加工等7个方面的研究全面推进,取得了可喜进展。

    尽管梅已经在我国有7000年以上的应用历史和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直到现代对梅花的研究才日趋活跃。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李庆卫博士对2003年以来我国梅花研究及近年来果梅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在日前进行公布。

    据悉,在梅种质资源的研究方面,梅花“北进”与梅品种区域试验尤其引人注目。专家从原产与起源、考古与历史、育种成就、种质渗入、栽培与艺梅、嫁接扩增遗传多样性、气候变暖等方面,探讨了梅花“北进”的可能性,并从历史文化、环境绿化等方面,探讨了“北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令人欣喜的是,陈俊愉院士等在“三北”地区的太原、延安、沈阳、兰州、长春、北京等地,开展了抗寒梅花的区域试验。结果证明,“燕杏”、“丰后”、“淡丰后”、“送春”、“美人”梅等可以应用。有关研究人员对“三北”地区抗寒梅花品种的适生区进行了区划,并以内蒙古赤峰为中心点,对目前最抗寒品种在中国栽植应用的北界进行了限定。在冬季寒冷的沈阳,梅园正在筹建之中。为了培育抗寒且具有典型梅香的梅花新品种,陈瑞丹连续4年进行梅花杂交育种及胚培养实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周杰等选育出了4个抗寒性强的花果兼用梅品种;张俊等在青岛梅园通过近10年的实生选种,已经培育出了“变丰后”、“舞丰后”、“丰后跳枝”、“青岛淡丰后”、“小杏梅”等5个在观赏性和抗逆性方面强于母本的新类型。

    据了解,在梅花繁殖与栽培生理生态研究领域,我国科研人员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营养繁殖、组织培养、花期调控、梅花栽培与叶色、花色生理研究中,均获得了可喜突破。科研人员主攻的重点之一是梅栽培及其加工。通过研究,提出了果梅低产改造技术,找到了果梅结果枝条冬季不同修剪量对生长结果的影响,在果梅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有新的发现。

    针对果梅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加工应用技术,科研人员开展了深入研究。有的研究了鲜果梅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和生产工艺,有的提出了果梅开发利用和深加工的思路,有的则对新型青梅保健果冻进行了研制,有的研究了果梅的药用价值和生物学特性。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科研人员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的研究,促进了梅花基因组有关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他们根据有关技术体系和所得到的DNA指纹图谱数据,鉴定了167个梅品种。

    梅文化研究正在走向深入。有的专家研究了宋代女性文学梅花意境的性别特质,有的专家探讨了梅花的花色之美和美学价值。在研究新时代梅文化方面,吴冠中、关山月、陈俊愉等大家的加盟,使梅文化研究从诗、画、装饰艺术、摄影艺术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生机。

    研究人员从花香味对人的心理应答和生理应答两个方面,研究了梅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在芳香疗法与园艺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梅花的植物造景上的应用、梅花盆景等应用研究中不少成果可圈可点。

    在谈到未来的梅研究时,李庆卫博士认为,应该对野生梅资源进一步调查,尤其是注重对贵州、重庆等地进行调查;对于野生梅树,应实行就地保护与异地保护相结合,建立野生梅花基因库;对梅花分布和栽培中心的梅花品种要进一步调查整理,以期发现新的品种。李博士还认为,要加紧培育能在北方露地栽培、具有典型梅香的抗寒梅花品种,培育适合切花栽培的灌丛形“二度梅”以及花果兼用的梅品种。其主要育种途径仍是远缘杂交。抗寒梅花的区域试验要进一步推进。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也可开展梅花的推广试验。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