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7
乔灌木类病害:杜鹃花瘿瘤病
植物百科2022-03-19 15:29:15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病害症状
对杜鹃花嫩枝、梢和叶片均可危害。叶片受害后边缘或全叶肿大肥厚,呈瘤状或半球状肉质菌瘿。嫩枝受害后亦肿大增粗成肉质菌瘿,影响抽梢。花受害后,花瓣表面或凹陷处长出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子实层。后期,菌瘿变褐,枯萎脱落。
病害病原
为半球状外担菌Exobasidium hemisphaer-icum Shirai,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菌目。
病害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残体上越冬,翌年日平均气温升到10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即开始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幼叶、嫩梢或花瓣。半个月后,病部开始变色枯萎,25天左右病叶完全枯萎脱落。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是第一次发病高峰期,9月下旬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
病害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春、秋二季摘除并销毁有病组织,冬季将杜鹃园的残体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
3、在3月上旬和9月中旬,发病前期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多菌灵,百菌清进行预防,发病初期使用国光英纳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国光必鲜乳油500-6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病害症状
对杜鹃花嫩枝、梢和叶片均可危害。叶片受害后边缘或全叶肿大肥厚,呈瘤状或半球状肉质菌瘿。嫩枝受害后亦肿大增粗成肉质菌瘿,影响抽梢。花受害后,花瓣表面或凹陷处长出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子实层。后期,菌瘿变褐,枯萎脱落。
病害病原
为半球状外担菌Exobasidium hemisphaer-icum Shirai,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菌目。
病害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残体上越冬,翌年日平均气温升到10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即开始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幼叶、嫩梢或花瓣。半个月后,病部开始变色枯萎,25天左右病叶完全枯萎脱落。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是第一次发病高峰期,9月下旬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
病害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春、秋二季摘除并销毁有病组织,冬季将杜鹃园的残体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
3、在3月上旬和9月中旬,发病前期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多菌灵,百菌清进行预防,发病初期使用国光英纳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国光必鲜乳油500-6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上一篇:茶花的传说(茶花图)下一篇:插花造型的三大要素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乔灌木类病害:鹅掌柴灰枯病详细阅读
2022-03-25
- 乔灌木类病害:杜鹃茎基腐病详细阅读
2022-03-25
- 乔灌木类病害:山茶藻斑病详细阅读
2022-03-23
- 乔灌木类病害:西洋杜鹃立枯病详细阅读
2022-03-21
- 乔灌木类病害:樟子松疱锈病详细阅读
2022-03-21
- 乔灌木类病害:佛手菌核病详细阅读
2022-03-20
- 乔灌木类病害:杜鹃花瘿瘤病详细阅读
2022-03-19
- 乔灌木类病害:云杉稠李球果锈病详细阅读
2022-03-18
- 乔灌木类病害:桉树叶枯病详细阅读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