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
中国观赏植物传统矮化技术
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了家庭的小型化,住进楼房的人,只能在居室和阳台摆设盆花。为适应这种变化,研究开发多样、高档的微型花卉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关于果树的矮化栽培途径,国内有人作过较概括的叙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观赏园艺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的技术遗产。然而其中的矮化技至今未见有系统整理,实有归纳总结之必要。回顾和总结历史经验,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矮化术
1.1控根
1.1.1盆栽法
广义的还包括池、箱、木桶等多种容器栽培.在古代,室内栽培植物离不开土壤,且必需具有盛土的容器,当时主要是用土制的陶器。中国应用盆栽的历史可能是世界虽早的。据70年代在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所发掘的古遗址中,发现当时制陶盛器已很发达,并已将陶塑饰作用于建筑装饰,在此陶饰件上刻有五叶纹植物盆裁图案,说明距今7000多年前中国人就用陶盆栽培植物了。从事过园艺的人都知道,植物经盆栽能矮化,换盆间隔期长的更明显。
1.1.2阻、断根系法
欲使地栽植物矮化,可采用阻、断根系法。早在公元6世纪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求)的裁石榴法中记有“……又以骨石布其根下,则科圆滋茂可爱(若孤根独立者虽生亦不佳)”,此乃为防直根深入引起徒长而延迟结果。明·邝培撰《便民图纂)(公元149年)记有骟诸果树:“……树芽未生,于根旁宽深掘开,寻攒心钉地根凿去,谓之骟树。留四边乱根勿动,仍用土覆盖筑实,则结子肥大。以上阻断主根虽为结果,实通过抑制生长而达目的。此法至今在育实生苗时仍在应用。多次断根,对植株矮化有明显的作用。北京花乡黄土岗,在原樊家村栽培不耐寒的石榴时,为观果和获果,将4-5年生至百年生的结果村,每年于ll月上旬带土球掘起,移入一种直(刷有桐油)纸窗低温温室(仅严寒时用明火炉临时加温)中假植越冬,于次年4月移栽于露地,那些经多年移植的土球,须根密集,短距离运输已达到不必包装的程度。 蜀葵地栽的高可达3m多,北京东直门花圃有位花农在蜀葵长到30多cm高时,选晴天用铁锹将主侧根切断并在强光下观察,未蔫者,将其提空些,待全蔫后再灌水;问隔一段时期后,再如此处理几次,便可培育出高不足0.5m、茎矮叶小而硬实、花朵相对硕大,起坨上市也不易萎蔫的植株。
上述控根二法,盆栽限制了根系的伸展和吸收范围,相对干旱,可能影响到生长物质的合成,从而抑制了地上部的生长,断根法改变了根系的组成结构。可减少氮素营养的吸收,使C/N增加,改变了地上部和地下部之间的激素平衡而发挥作用。
1.1.3利用矮化砧
现代园艺种植业多趋向“矮、密、早、丰”的栽培技术,而关键在于植株能否矮化,西方于1507年开始研究苹果矮化砧,当时利用“乐园”苹果作苹果的矮化砧,最著名的英国东茂林试验站在1914年选育出苹果M1—M16的营养系矮化砧,随后波兰、前苏联、加拿大等国竞相推出系列优良的苹果矮化砧,20-30年代开始应用于生产,目前主要分市在欧美诸国,近20年中苹果矮化砧应用已达90%以上,中国在50年代后才开始研究苹果矮化砧,从三叶梅棠、崂山奈子、河南(武乡)海棠等材料和杂种苗获得有希望的矮化砧。如山西果树研究所育的SH系,吉林园艺所育的63-2-19等。
一提矮化砧,人们只知东茂林。然而应用矮化砧最早的还数中国。据公元前3世纪的《考工记》曰:“橘逾淮而北为枳”。橘和枳为同科不同属的植物。橘移栽到淮北冬冷之地显然不可能变成枳,唯一科学的解释是:当时已用枳为砧嫁接了橘,因枳较耐寒,移栽准北后,接穗部分的橘冻死了,以枳砧萌生而代之。而枳又是橘的矮化砧,说明中国应用矮化砧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了。另在公元15世纪的明朝还用寿星桃作桃的矮化砧,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以上二例说明中国是世界最早利用矮化砧的国家。
中国于80年代将矮化砧用于果树盆景制作。
关于矮化的机理,据研究认为:①根量少,根毛短,与土接触面小吸收就少。②经解剖观察根皮率高,皮层厚,薄壁活细胞多,自耗养多,而木质部导管细而少,抑制养分、水分上运,③从生理生化上看,叶绿素多,光合作用强,同化产物多,而蒸腾、呼吸强度低,累积大干消耗;含脱落酸多,对生长有抑制作用。所合成的细胞分裂素量少,类赤霉素亦少,与不同激素间的平衡有关,或代谢加快。
1 2控冠
1.2.1盘扎法
中国对观赏树木的矮化造型多以盘扎法为主,用棕绳或铅丝等对枝条按造型要求,进行曲枝盘扎与缠绕,对粗枝还需配合竹、木棍,经一定时间形成固定的姿态,在《齐民要术》中就记有将篱栽之榆,柳编扎成窗棂、龙蛇之形,鸟兽之状。在中国庭园中,为景观构图的要求,对亭台旁、山石上的树,在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仿古树姿态的盘扎整形,至今在四川成都,河南鄢陵仍保留有对树木行盘扎整形的技艺,以盘扎为主(近代也结合修剪)将树木矮化,在中国树桩盆景中应用得最为充分。它是古人受自然生长于高山岩缝或悬崖峭壁的树木,终生低矮扭曲的启迪而产生。在盆栽的基础上,经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最早在唐代就开始出现,1972年在中国陕西乾陵发掘的唐初章怀太子(武则天之子李贤)墓(建于公元706年),在甬道东壁上,绘有二侍女手捧树、石盆景的壁画,如今技师们将主干稍呈斜栽,用铅丝缠绕并使之扭曲或悬崖;疏剪对生枝(或轮)生枝为互生,并使其自上而下依次开张至下层呈低垂状;去除主枝基部枝叶而于先端盘扎成层片。将*领导枝行结顶。即可使一株幼青年树,整成低矮老态之树,中国人将原为高大的乔木缩微于盆而成矮化的桩景井培养百年的技艺,尤为西方人士所赞叹。此外,对茎蔓修长的藤本等也用盘扎作弯或用各式支架整形使其低矮,增进观赏,
1.1.2多次短截法
西方对树木的矮化造型多采用多次短截法,修成整齐的几何形体或门、亭、动物等绿雕塑,中国人称之为造型(或人工形体式)修剪。此法于清代传入中国,多用于绿篱和柏类、黄扬的球类造型。
其他造型修剪在今河南淮阳县(古称陈州)有保留和发展。
1.2.3草本摘心法
对某些秋季开花的草花多行摘心,使形成矮化丰满的株形和增加花量,如一串红、秋菊等。其中值得着重一提的是中国人特称的“大立菊”的培养:选择适宜的品种;长江流域至华北习用黄篙或青蓠为根砧,嫁接分枝性强而柔软的大花品种;华南用扦插苗,应提早育苗,用排水良好的基质和在优良的肥水管理等基础上,随新梢生长,留6~7片叶行多次摘心(并立支架)。至当地正常花期前4个月止,可达开数百至上千朵的花,广州加用其他控中有促措施创造出4000~5000朵的“特大立菊”奇现,
1.3控干
1.3.1锤伤干皮法
制作树桩盆景时,用锤子锤伤主杆和主枝,使其愈合后起瘤,以增老态并起到矮化的作用。此法最早也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书中记有用斧背斑锤枣树之树皮,滑之“嫁枣”。其目的虽为促进枣树结实,但也能起到矮化作用,
1.3.2应用矮化中间砧与多重接
由于矮化砧根系浅,不适寒冷干旱以及多风雨地区。1955年MC维文首先用一段M4号苹果矮化砧接于(乔化)根砧与栽培品种接穗之间作中间砧,亦能产生矮化、早果、丰产的效果。
由于中国果树种植的土壤条件较差和冬冷区面积大,故更重视中间砧的研究应用,在本世纪70年代发展很快。关于中间砧的必要长度,经试验认为不得小于15cm,否则可能无效,以20cm左右为最好。矮化中间砧也已于80年代用于果树盆景的制作。
应用中间砧因要嫁接2次,故又叫“二重接”,进行2次以上的嫁接,叫多重接,据山东烟台果农告知,不用矮化中间砧,而用某些其它品种行多重接,也可使植株矮化,
1.3.3环状倒贴皮
华中农学院章文才教授在60年代初于5月中旬对果树树干行“环状倒贴皮”,即把环剥之皮倒过来再贴接上使其愈合,其促早成花,抑长矮化效果与环剥相同且安全。后恐持续抑长太过对果树长远不利,改为二半环相间5cm倒贴,不会过强削弱而影响寿命。
以上控干之法均有阻碍韧皮部有机养分的输导,用叶喷示踪元素证明在倒贴皮和中间砧中积累,说明控干是通过阻滞地上、地下有机营养的交换而致矮,其中矮化中间砧可使中间砧以上氰、磷、钾水平降低,根内游离氨基酸增多,而碳水化合物累积增加还可能降低接口输导水分的能力。从生长调节物质来看,中间砧以上与赤霉素相似的生长调节物质含量低,而与脱落酸相似的抑制生长物质较高,可抑制细胞分裂和茎的生长。
1.4取成年技嫁接法
营养繁殖苗多能提早开花结实并使其相对矮化,但具体也要看繁殖枝穗取自实生树体的哪个部位。实生大树实际上存在着幼年区(树冠下部内膛至主干根颈)和成年区(树冠上部及外围枝)。只有取用成年枝繁殖才能提早结实并矮化。最早发现此现象的可能是中国人。在《齐民要术》中就记有:“凡插(“插”字指嫁接)梨,园中者用旁枝:庭前者,中心。旁枝,树下易收;中心,上耸不妨,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实;鸠脚老枝,三年结实,而树丑”。1976年作者从南宁市搞果树上衔中了解到,荔枝用冠外枝繁殖的,因树冠低矮,不适作行道树用
1.5控制肥水
1.5.1适控氮肥法
在植物茎枝生长期,充足供应氮肥和水能明显促进生长。而对具混合花芽的花木,如花开于新梢之端的牡丹。在抽枝展叶期,如果施氟肥和供水过多,就会出现“叶里藏花”。尤其是牡丹冬季催花时,一不能施氮肥,二是新梢达一定长度后就应严格控水,以防徒长;否则有叶无花。
磷肥有促花作用,自然也能致矮,关键在于不同时期应施用适当比例的完全肥料,
1.5.2适当干旱法
草本植物的生长对水分最为敏感,控水即可抑制营养生长,并诱导成花和矮化。北京花乡黄土岗裁培瓜叶菊,在10月上句人温室后的20天内,采用严格控水,即待叶片将萎蔫时,才浇6成水,注意切勿过量,以防徒长,这种多次反复处在半蔫和恢复交替状态下的植株,主茎节间和叶柄变短,叶较小而硬实,且成花早,可养成的植株矮而紧凑,叶盖盆面,衬托整齐的花簇。另一位栽养露地草花的老农告知,他养的‘平顶’风仙(顶头凤)在长出一定叶片数之后,充分浇一次水此后,就只中耕不再浇水,能使其提早开花,矮而整齐,栽培菊花往往长得细高,基叶先秃。浙江卑滨某城市有位菊花爰好者,根据植物夜间比白天长得快的习性,利用当地夜间湿度大的特点,对菊花采用午后至傍晚不挠水,改为上午只浇一次水的办法,可使菊花养得矮壮。
适当干旱对木本植物诱导旱成花也有效,长在干旱瘠薄山地的果树,多矮化,提早结实,但易形成“小老树”。
1.6选用矮性品种
矮性品种又称紧凑型或短枝型品种。其植株紧凑矮小,茎枝节间短,萌芽力高。中国明代用作桃矮化砧的‘寿星’桃,就是观赏桃的短枝型品种。明.王象晋撰《群芳谱》(1612年)中记有:“寿星桃树矮而花能结大桃,亦奇种可玩,桃殊不堪食”。说明当时主要用于观赏;至今一直用于盆栽观赏,近年连同7103(源于矮性桃)用制果树盆景。云南山茶花中有一品种生长极为缓慢,前人给它起了个颇具灵性的名字——‘恨天高’,另外还有几个品系。牡丹中有矮牡丹等,株植较矮。荷花有‘碗莲’品种群,含红、粉、白等各色,品种甚多。在梅花中,近几年发现有矮性的‘密丛晚粉”。其它被培历史悠久的观赏植物中,都有可能筛选出矮性品种。另需提及的是:西方以中国的小月季为主要杂交亲本,已培育了100多个微型月季品种。
2归纳与探讨
2.l相关调控的辩证观
植物体的两大部分——根系和株冠以及各部分器官之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生理学所谓的“生长的相关性”。矮化栽培,更应重视,控根、控冠的各种方法,最终必然也影响到根系的生长,进而通过抑根达到稳定的控冠。树干是地上与地下两大类营养源交换的必经之总渠道,采取锤伤干皮、环状倒贴皮以及应用矮化中间砧等,好象在这总渠道上安了一道“闸门”,以此阻滞上、下间营养运输的作用而致矮。因此控根,控冠,控干是控制树体的3大部分,利用其间的相关性,都可以达到矮化的目的。以上二者或三者配合使用,更能达成矮化目标,例如制作果树盆景应用矮化根砧,嫁接带花枝组成矮果枝型品种,则矮化效果更好,但必须指出,也不是一味的只有控,而是控中有促,促控结合。即使为了观赏而采用的极度矮化的树桩盆景,也有个营养平衡的问题,因为人们希望的不是病态的小老树,而是矮壮的老态树。
2 2必须重视化学调控
矮化的传统技艺需耍继承与发展。植物部分和器官间的相关调控,最终都会影响到生化物质的平衡而致矮。因此,必须重视现代致矮的高科技成就。
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比久(B9),矮壮素(CCC)、乙烯利、多效唑(PPP333)等进行大量的研究,矮化效果显著。生长延缓剂的应用,对观赏植物的致矮效果良好。因一般花卉不作食用,故无需考虑毒剑副作用,因而所用矮化剂种类更可多样。
自1978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推出多效唑以来,已证实对果树、蔬菜、观赏植物有显著的致矮效果,且副作用小,引起国际的普遍重视。经试验后,证明对苹果、芒果等果树以及山茶、杜鹃花、
丁香、木槿等花木均有良好效果。
我国自1984年来,已创造了自己生产多效唑的工艺,成立了全国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网,开展了使用研究,多效唑除喷施外还可用于土地,能节省1/2的用量,滞呆期也较短(仅1~1.5个月)。在桃树上试验已完全成功;对苹果成效也渐趋成熟;对樱桃、柑拮等果树都已取得明显效果,尚在进一步试验中。国内多效唑在花卉中使用,还不太普遍,将其溶入水中处理水仙花,因控根极为明显,应先用清水浸出根后再加多效唑,但花蒂变矮也很明显,对于如何克服“叶里藏花”的缺点,尚有待研究改进。
3、结束语
上述矮化传统技艺的史实说明中国人自古就很善于进行矮化栽培,但近代未能使古代的经验提高到理性的认识而加以发挥。其中利用矮化砧和矮化中间砧是矮化树体的有效措施。传统的矮化术,仍是矮化栽培的基础。
使用生长延缓剂,是个较为省时省工的办法,在矮化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研究开发副作用小、无污染的化控制剂,具有广阔的前景。
选育矮性品种是根本,是今后园艺作物育种者持续奋斗的目标之一,园艺植物的遗传基因通过内源激素调控其生理代谢,规定其一定范围的自然生产能力,用良好的栽培手段来调控环境和生育进程,其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改良基因型,才能实现新的飞跃。另一方面,基因型的充分发挥,又必须有相应的良好栽培相配合。
推荐相关浏览:苗木花卉矮化方法
果树盆栽与盆景矮化方法
盆土混加多效唑对盆菊的矮化效应
盆栽秋菊矮化栽培技术
香椿保护地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怎样矮化盆栽菊花
花卉矮化的六项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