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7
凤尾菇图片简介,凤尾菇的种植技术以及做法
凤尾菇为真菌,肉肥味美。凤尾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凤尾菇含有生理活性物质,能够诱发干扰素的合成,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凤尾菇图片以及凤尾菇如何种植等。
凤尾菇的种植
1、栽培房和消毒
栽培房的选择,菇架的设置,以及栽培 房的消毒方法,与室内栽培蘑菇相同。
2、适宜的栽培时间
凤尾菇菌丝体培养要求温度比较高,而子实体发生要求温度比较低,其适宜的栽培时间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从当年9月至次年5月可栽培二到三次。利用地道、地下室等栽培,其栽培时间还可相应延长。
3、培养料及其处理
用稻草、蔗渣、木屑、棉籽壳、废棉、废纸和茶渣等都可以栽培凤尾菇。但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同时在栽培前还要进行消毒处理。其方法有:(1)石灰水消毒法 用 0.5%~1%的石灰澄清液,在水池中将培养料浸泡12小时,捞起盛于蔑篓中,用清水冲洗至pH7~7.5时,沥去多余的水,就可上床。若无试纸测酸碱度,以冲洗至稻草无黄水流出即可。(2)沸水浸泡法 把培养料盛于木桶中,倒入沸水,浸泡15~20分钟,捞起沥去多余的水,就可以上床栽培。
4、铺料播种
将消毒处理过的培养料,按每平方米7~9公斤料铺于床上,具体方法:先在床上铺一层培养料,撒上一层菌种,用种量约占接种量的40%;再铺上一层培养料,用手稍压实后,将余下60%左右的菌种撒于床面,用木板轻轻压下,使菌种与培养料紧贴在一起,以利发菌。最后覆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25~27℃下培养15~18天菌丝就可长满全床。
5、管理
(1)出菇前的管理 播种后菇房的温度应控制在27℃以内,超过30℃,早晚要打开门窗通风降温,避免灼伤菌丝并注意避光,以利菌丝正常生长和积累养分。发现床面上有少量绿色霉菌感染,应及时除去。若迂多种霉菌同时污染,应揭去薄膜,加强通风,降低培养料的湿度,并将石灰粉撒在污染部位。待霉菌消除后,再覆盖薄膜。当菌丝长透床底后3~5天,掀掉料面薄膜,加强通风和增加散射光,以诱导原基迅速形成。
(2)出菇后的管理 子实体形成后,应根据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水分、通风和光线等条件的协调管理。
①原基形成期一般播种20~25天后,菌丝体就可纽结形成原基,这时管理上要增加通风次数和散射光。并喷以少量的水,保持料面湿润,促进原基进一步形成。若菌丝已长满全床,却迟迟不长菇蕾,主要是由于温度过高造成,应采取降温和增加湿度以促进原基迅速形成。
②珊瑚期由原基发育变成参差不齐的短秆状,继续生长形成珊瑚状,即为珊瑚期。这时对温度、湿度、光线和空气等条件要求较严格,如果温度高于24℃,时间持续1~2天,光线和空气又不足,则出现菇蕾发黄,柄细长,甚至枯萎死亡等现象。这时应采取通风、喷水和增加光照;满足其生育要 求。
③幼蕾期即菌盖形成;菌褶开始出现,孢子也开始产生,这阶段的管理,基本和珊瑚期相同。若出现菇体分叉,不形成菌盖等异常情况,是由于光线不足所致,应适当增加散射光,以利菇蕾正常生长。
④成熟期菇盖边缘出现微波浪式上卷,孢子开始散发,管理上要增加喷水量,每天喷2~3次;掌握轻喷,细喷,经常保持料面湿润。水分充足,菇体重,质量好。采收期切忌大水喷灌,以免造成菌丝退化和烂草、烂菇。
6、采收
随着子实体长大,菌盖充分展开,边缘稍向上翘,应抓紧采收。其方法是用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捏住菇柄扭下即可。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把床面整理干净,把料压实,并停止喷水2~3天,以利菌丝恢复生长。喷水管理后,又 很快长出新的子实体。每潮菇相隔7~10天。一般管理得当可产四潮菇,从播种到收菇结束约50~60天,气温低时,则要延长到80~90天。
凤尾菇的做法
凤尾菇三文鱼汤
材料:凤尾菇一些,三文鱼片一盘,大蒜3瓣,盐少许,芥菜油 少许。
做法1、大蒜压扁切碎,凤尾菇清洗干净。
2、热锅下少许油,下蒜瓣炒一炒,下凤尾菇炒一炒。
3、加清水煮开,然后下鱼片烧开,撒少许盐即可。小诀窍食用忌:
1、过敏体质、痛风、高血压患者。
2、孕妇忌食生三文鱼。
烹调忌:三文鱼不需要做的特别烂,只需把鱼做成八成熟,这样既保存三文鱼的鲜嫩,也可祛除鱼腥味。
芥菜凤尾菇煲猪腰
材料:凤尾菇200克,芥菜80克,猪腰2个。调料精盐1小匙,蘑菇精1/2小匙,酱油1/3小匙,鸡汤2杯,绍酒1大匙,花生油2大匙,泡椒、葱花、蒜片各少许。
做法1、猪腰洗净剖开去腰臊,改花刀;凤尾菇切片,芥菜切段。
2、锅中放入花生油烧热,先爆香葱花、蒜片、泡椒,再放入猪腰炒至断生后,淋绍酒,下入凤尾菇、芥菜翻炒,加入鸡汤、调料炖至入味即可。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甜豆图片】基本简介以及甜豆的做法推荐详细阅读
2022-03-24
- 大花六道木图片欣赏以及种植技术简介详细阅读
2022-03-12
- 凤尾菇图片简介,凤尾菇的种植技术以及做法详细阅读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