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诊疗 > 绣线菊蚜的形态特征及防治

绣线菊蚜的形态特征及防治

植物诊疗2022-03-05 23:26:44
  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又名马尿骚、蚂蝗草、蚂蝗梢等,属蔷薇目、蔷薇科直立灌木,高达2米。嫩枝被柔毛,老时脱落;冬芽有数枚褐色外露鳞片,疏被柔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片长圆披针形至披针形,花序为长圆形或金字塔形的圆锥花序,花瓣粉红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绣线菊在东亚、欧洲东南部均有分布。

绣线菊蚜的形态特征及防治

    绣线菊蚜,属蚜科,蚜属。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内蒙古、浙江等地区,对一些常见园林植物和果树造成危害,如多种绣线菊、樱花、丁香、榆叶梅、白兰、木瓜、石楠及苹果、梨、山楂等,不仅影响园林景观,还使得果树减产,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危害方式:群集在幼叶、嫩梢及芽上,被害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向卷曲,严重时可盖满嫩梢10厘米内和嫩梢反面,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
    生长史及发生规律:根据笔者观察,此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寄主植物的枝条缝隙、芽苞附近越冬,第二年3、4月间越冬卵孵化,4、5月间在绣线菊嫩梢上大量发生,后逐渐转移到丁香等其他木本花卉上为害,10月上、中旬出现有翅蚜和无翅蚜两种分化,据查资料为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11月上、中旬产卵越冬。
    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长0.5毫米,初淡黄至黄褐色,后漆黑色,具光泽。
    若虫:鲜黄色,触角、足、腹管黑色。
    成虫:无翅雌蚜体长1.6毫米左右,体多为黄色,腹管与尾片黑色,足与触角淡黄至灰黑色,腹管圆管形,有瓦纹,基部较宽尾板端圆。有翅雌蚜体长约1.5毫米,近纺锤形,头、胸、腹管、尾片黑色,腹部绿色或淡绿至黄绿色,有黑色斑纹,触角丝状,较体短。
    防治方法:
    (1)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
    (2)保护和利用天敌。适当栽培一定数量的开花植物,引诱并利于天敌活动,蚜虫的天敌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施用农药时尽量在天敌极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虫密度时为宜。
    (3)当蚜虫大量发生时,如果在越冬卵孵化后,及时喷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剂2000倍液,50%灭蚜松(灭蚜灵)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烟草水”防治,即烟草末40克加水1公斤,浸泡48小时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加水稀释(1公斤水)另加洗衣粉2-3克,搅匀后喷洒植株。
    (4)提倡使用蚜霉菌400-800倍液,掌握在蚜虫高峰前选晴天喷洒均匀。
    (5)药液涂干。木本药用植物在蚜虫初发时用毛刷蘸药,在树干上部或主干基部涂6厘米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可选用40%乐果乳油20-50倍液,或50%辛氰乳油1500倍液,也可用2.5%功夫乳油30毫升加水60公斤,再加入消炎液30毫升,效果显著
    (6)物理机械防治。在花卉栽植地或温室内,可放置黄色沾胶板,诱粘有翅蚜虫,或雨水冲刷、夏季修剪。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