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除草剂市场真的疲软了吗?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如何?
自2011年-2018年,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由204.59亿美元增长至246.08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7%。在整体农药市场中,除草剂市场规模依然占比半壁*的位置;不过其市占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由2011年的44.34%下降至2018年的42.75%。除草剂市场真的疲软了吗?一些主流品种的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如何?我们一起来看......
从2017年1月至今的国内农药价格指数来看,国内农药价格指数自2017年1月的78.72 点上升至2018年8月份的峰值105.53点后逐渐开始回落,当前呈下跌趋势,截至2019 年10月农药价格指数报96.57点,同比2018年下跌7.89%除草剂价格指数,同样在2018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2019年10月除草剂价格指数为74.82,同比2018年下跌15.93%,跌幅远大于农药行业整体趋势,说明当前除草剂市场需求整体疲软。
重要除草剂介绍
2016年销售额排名前15名的除草剂总销售额为106.68亿美元,占除草剂总销售额的 51.11%;其中第一大农药单品草甘膦的销售额为44.08亿美元,占除草剂总销售额的 21.12%。
在众多除草剂品种中,草甘膦长期以来一直稳坐农药第一单品的宝座,虽然存在由于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抗性问题以及致癌风波问题,不过其本身具备的广谱除草性能、高性比等优势,预计未来将长期为农药第一单品。
百草枯由于其毒性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禁用,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萎缩。
而草铵膦、麦草畏、丙炔氟草胺等因其具备低毒、高效、各自特异除草性能优势,其近年来销售额复合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其他农药品种,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在除草剂农药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于草甘膦的长期使用,越来越多的杂草种类产生抗性,为与草铵膦、麦草畏、丙炔氟草胺的复配使用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伴随着抗草铵膦和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为众多农化公司所推广使用;
(3)百草枯和2,4-滴因为高毒、安全或环保等因素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禁用,退出的市场空间将逐步为草铵膦、麦草畏、丙炔氟草胺等低毒、安全、更为环保的除草剂品种所替代。
草甘膦
草甘膦是农药第一大单品。
草甘膦于1971年由美国孟山都开发,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 品种,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
根据所用原材料可以分为两种合成路径:甘氨酸法和IDA法,由于甘氨酸法路线初始投资成本低,目前国内草甘膦生产仍以甘氨酸路线为主,甘氨酸法路线占比为70%。
1995年孟山都推出耐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Roundup Ready后,草甘膦的需求量开始迅猛增长,同时随着美国、巴西、阿 根廷、南非、印度、中国等国耐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达到44.08亿美元,稳坐农药第一大单品宝座。
草甘膦国内外产能保持稳定,未来需求将呈下降趋势。
2019年国内草甘膦有效产能约为72.5万吨,1-11月平均开工率在70%左右,在经历2015年以来的四轮高压环保督察, 多家环保不达标的中小生产企业已关停退出,截至2018年草甘膦生产企业已缩减至 12家。在国内高压环保政策整体环境下,行业较少新增产能,预计当前现有产能将保持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气候原因种植推迟等因素影响叠加全球草甘膦致癌风波,多个国家宣布后续将禁用草甘膦,使得草甘膦的需求受挫。从当前禁限使用的统计情况来看,未来草甘膦需求中长期来看将呈下行趋势。
泰国*年10月份宣布禁用草甘膦后由于受到国内农化领域各方面的压力又不得不宣布取消禁令, 说明由于当前没有性价比更高的可替代品种,所以中短期来看我们认为草甘膦的需求较为稳定。
草甘膦未来价格长期大概率稳定在2.0-3.0万元/吨。
从草甘膦自2014至今的价格走势来看,由于2014年国内草甘膦产能达到高峰,供给过剩导致国内草甘膦价格持续走低,在经历2015、2016年的价格低谷以后,国内农药行业受高压环保政策影响,行业环保督察多次启动,落后产能清出,供给受限,价格再次上涨至3万元/吨。
2019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气候原因种植推迟等因素影响叠加全球草甘膦致癌风波,草甘膦需求受挫,开工率下降,当前价格也略微下行。
受国内环保高压,我们认为草甘膦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下行空间有限,根据百川资讯报道,当前甘氨酸路线草甘膦总成本在21600元/吨左右,IDA路线草甘膦总成本在24800元/吨左右。
所以我们认为长期来看,草甘膦价格因为有成本端支撑,所以大概率将维持在2万元/吨以上。即使因为需求大幅下滑,短期内价格承压,但是长期来看将导致全球草甘膦有效产能进一步下滑,造成供给受限,草甘膦价格维稳。
草铵膦
草铵膦是全球三大非选择性除草剂品种之一。
草铵膦于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赫斯特 (Hoechst)公司开发,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毒性低、在土壤中易降解、对作物安全、漂移小、 用量少、环境相容性好和杀草迅速等特点,能防除和快速杀死马唐、黑麦草等100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草铵膦合成主要有两种合成路径:拜耳路线以MDP(甲基二氯化膦)为原料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国内草铵膦合成主要采用格氏-史塔克(Strecker)路线,以亚磷酸三乙酯和三氯化磷为起始原料,收率较低在 38%左右,即使改良的利尔路线收率也才60%多。
草铵膦抗性基因已导入水稻、小麦、 玉米、甜菜、烟草、大豆、棉花、马铃薯、番茄、油菜、甘蔗等20多种作物中,近年来已在美洲、亚洲、欧洲、澳洲等农产品大国推广种植。
随着转基因技术推广和应用, 由此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除草剂。根据Phillips McDougall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草铵膦的市场规模达到6.6亿美元,位列所有除草剂品种中第二位。
2019年下半年草铵膦需求疲软,看好草铵膦未来需求空间。
在经历2015年以来的四轮高压环保督察后,国内产家(辉丰、红太阳、好收成韦恩、江苏皇马、乐斯花学、七 洲绿色、山东滨农等)陆续关停或者低负荷开工。2019年草国内草铵膦平稳生产运行的企业主要为利尔化学、永农生化、山东亿盛、河北瑞凯、威远生化。
2019年全球草铵膦有效产能在3.24万吨左右,1-11月平均开工率在74.9%,上半年的开工率达到84%,下半年下降至60%左右,受2019年农药市场整体出口低迷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草铵膦市场需求呈下行趋势。
不过长期来看我们看好草铵膦未来需求的增长,主要原因是:
(1)百草枯禁用带来替代空间,百草枯全球制剂销量约40万吨,折合原药销量8 万~10万吨,预计将为草铵膦带来至少2万吨的替代空间;
(2)草甘膦和草铵膦复配优势,草甘膦和草铵膦复配可以提高杂草防治效果、扩大杀草谱,弥补草甘膦杀草谱的不足,对抗草甘膦的部分恶性杂草效果好;
(3)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油菜、玉米、大豆、棉花、甜菜、水稻、大麦、小麦、黑麦、马铃薯、水稻等抗草铵膦作物的推广将刺激全球草铵膦需求的增长。
草铵膦未来价格将趋于稳定。
草甘膦价格自2014至今的价格走势来看,2010年至2014年受到全球经济恢复、农化市场景气向上、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推广等因素影响,草铵膦价格上涨至30万元/吨以上。
2015年至2016年则是受到全球农化巨头去库存、极端气候影响、产能扩张加快影响,草铵膦价格再度下滑。
直到2016年4季度,在补库存、需求旺盛、环保趋严等影响下,草铵膦价格再度上升至20万元/吨。2018年下半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气候原因种植推迟等因素影响,全球需求走弱,价格持续下行至当前的10万元/吨左右。
根据百川资讯报道,当前国内草铵膦生产成本在81000 元/吨左右。虽然国内有红太阳、新安化工、四川乐山等新建产能计划,不过考虑到草铵膦未来需求的增长空间和成本端的支撑,在当前草铵膦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的条件下,我们认为草铵膦价格草铵膦的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大概率将维持在10-15 万元/吨区间波动。
麦草畏
麦草畏由美国维尔斯科尔化学公司(Velsicol Chemical Corp)于1961年开发,麦草畏又称百草敌,属安息香酸系除草剂(苯甲酸类)。
麦草畏的传统合成路线采用 1,2,4-三氯苯作为原料合成2,5-二氯苯酚,进而制取麦草畏;扬农化工开发出了以对二氯苯作为原料制取麦草畏的独特氯化工艺。
麦草畏当前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全球麦草畏原药产能大部分市份额由少数公司占据,由于麦草畏生产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外产能的增加主要来自现有厂商的扩产,目前国内平稳运行的生产企业仅扬农化工、长青股份、升华拜克三家,国外主要为巴斯夫和先正达,其中扬农化工和巴斯夫产能占据全球总产能的76.7%,呈现寡头竞争的格局。
看好麦草畏未来需求空间的增长。
根据Phillips McDougall 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麦草畏全球销售额为2.7亿美元,位居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第13位,201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4%,预计未来还将持续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我们认为未来麦草畏的需求增长空间主要来来自于以下两方面:
(1)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除草剂复配;玉米和小麦(均为禾本科)是麦草畏传统应用领域,用于芽前杂草防除,专门用于防控阔叶杂草,与草甘膦、草铵膦等除草剂复配使用可以提高除草效率,扩大杂草防治范围。
(2)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的推广;耐麦草畏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棉花是主要应用 领域,可以刺激麦草畏需求的增长。
麦草畏当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2018年以来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海外需求下半 年有所减弱,一直到2019年上半年需求仍未恢复。受终端需求的影响,根据百川资讯显示,2019年麦草畏主流单价在9-10万元/吨。
但是我们认为在当前寡头竞争格局形成的条件下,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随着耐麦草畏转基因大豆和棉花的持续推广,特别是南美洲的渗透,有利于刺激终端需求的增长,拉动价格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