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诊疗 > 桑树断梢病有效防治方法

桑树断梢病有效防治方法

植物诊疗2022-03-02 11:41:48

  桑(学名:Morus alba L.):桑科桑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能力极强。

桑树断梢病有效防治方法

  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中国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均有栽培。朝鲜、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

    桑树断梢病又称断枝病、枝枯菌核病,是近几年来北方蚕区多发的一种桑树病害,以陕南春伐蚕区发生较为严重,其它地区也有发现。
    症状:主要发生在春伐桑树新梢基部,当患有桑椹小粒型菌核病、椹柄逐渐变成黑褐色时,靠近椹柄的新梢基部皮层由内向外侵染,逐渐在外部呈现黑色斑点、斑块,渐渐扩展为周斑,斑长1-4cm。病轻的病斑处产生愈伤组织,病重的病斑干陷,造成环缢,病变部分纤维组织坏死,韧度减退,枝条极易折断。
    病原:CiboriacarunculoidesSiegleretJankins称肉阜状杯盘菌;属于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近球形。子囊盘杯状,县长柄。子囊圆筒形,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肾脏形,有半球形小体附着。侧丝有分枝,有隔或无隔。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桑花开放时)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盘内子实体上生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雌花上,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菌丝形成菌核,菌核随桑椹落入土中越冬。一般4-5月发病。春季温暖、多雨、土壤潮湿利于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多,病害重。通风透光差,低洼多湿,花果多,树龄老的桑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桑园管理。科学肥水管理,铲除桑园杂草,增强树势;在3月上中旬进行土壤翻耕,可破坏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原体,减少桑树断枝病的侵入源;在桑树开花至青椹期可采用摘除雌花和青椹的措施,或者将春伐改成夏伐,也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3)药剂防治。在桑树盛花期可采用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600倍液,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常用药剂甲基托布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