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7
水稻赤枯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赤枯病最有效治疗方法)
水稻赤枯病危害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如果田间水肥管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赤枯病的发生。
此病一旦发生,会造成稻苗出叶慢,分蘖迟缓或不分蘖,株型簇立,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功能受损,致使水稻后期早衰,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病害一般多于水稻分蘖初期开始发生,分蘖盛期达到发病高峰。
水稻赤枯病发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1.受害植株矮小,分蘖少而小,上部叶片挺直与茎夹角较小。
2.稻株进入分蘖期后,老叶上呈现褐色小点或短条斑,边缘不明显,并自叶尖沿叶缘向下出现焦枯。
3.分蘖期时在叶片上出现碎屑状褐点,以后斑点增多、扩大,叶片多由叶基部逐渐变黄褐色枯死。当发病严重时,远望全田稻叶如火烧焦状。拔起病株可见根部老化、赤褐色,软绵状无弹性,有的变黑,腐烂,白根极小。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规律
1.土壤缺钾型
因土壤本身有效钾含量低,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对钾的需要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浅薄沙土田、漏水田和红、黄壤水田。
常在水稻栽后十几天开始发病,初期稻株叶色略呈深绿,叶片狭长而软,基部叶片自叶尖沿叶缘两侧向下逐渐变黄色或黄褐色,根毛少且易脱落。
2.植株中毒型
因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还原性化学物质如二价铁、硫化氢等毒害稻根,降低其活力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深泥田、长期灌深水、通气不良和施用过量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
这类田稻苗栽后难返青,或返青后稻苗直立,几乎无分蘖,叶尖先向下褪绿,叶片中脉周边黄化,并长出红褐色黑斑,甚至腐烂,有类似臭鸡蛋的气味。
3.低温诱发型
因长期低温阴雨影响水稻根系发育,导致吸肥能力下降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水稻生长前期多阴雨天气或梅雨季节,大面积同时发病,但程度有轻有重。
由于在低温条件下,植株上部嫩叶变成淡黄色,叶片上也出现很多褐色针尖状小点,下部老叶起初呈黄绿色或淡褐色,随后出现稻根软绵、弹性较差、白根少而细。
此外,秧苗栽插过深、偏施氮肥、稻田长期积水等,都会加重水稻赤枯病的发生。
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方法
(1)已患病并显症的田块,宜排水轻晒田,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管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新根生成。
(2)及时追施硫酸钾或氯化钾4-6kg/亩,缺锌追施硫酸锌2kg/亩。
(3)我们也可采取叶面喷施0.2%-0.3%硫酸锌或0.2%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及植物营养调节剂,促进水稻恢复生长。
(4)若是秸秆还田不当,对还未完全腐烂的田块亩施50公斤生石灰,加快腐熟。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水稻赤枯病的症状是什么 防治方法有哪些详细阅读
2022-04-23
- 水杉赤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