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3
乔灌木类虫害: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
植物百科2022-02-26 16:41:01
分布于中国大、小兴安岭海拔300-1200米地带。在各种不同环境(如山麓、沼泽、泥炭沼泽、草甸、湿润而土壤富腐殖质的阴坡及千燥的阳坡、湿润的河谷及山顶等)均能生长,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林,或与白桦、黑桦、丛桦、山杨、樟子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等针阔叶树组成以落叶松为主的混交林。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
虫害分布
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Adelges laricis laricis Vall)属同翅目球蚜科,国内分布较广,从大兴安岭、山东省泰安地区、陕西、*天山山脉及四川西北部均有分布。
虫害危害
主要为害云杉和落叶松。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在枝干吸食为害,并在枝芽处形成虫瘿,致使被害部以上枝梢枯死,严重影响树木生长、成林、成材。
虫害形态特征
干母 被白色粉状蜡质的越冬干母幼蚜长椭圆形,长约0.5mm,棕黑至黑色,体表竖立6列小棒状物。显微观察可见蜡孔群的*蜡孔大、其周围小蜡孔约6个,每骨片腺孔3列;头部骨片延中线分开,单眼生在独立于头侧的眼板单上,3个触角节中的第3节几占全长的3/4;胸部1块缘腺板上生蜡孔1对,前胸两侧各1方形骨片的四角具蜡孔,中胸和后胸的中蜡片、侧蜡片与腹片独立。腹部第1-5节蜡片显著、行列整齐,第7节侧蜡片消失,第8节中、侧蜡片均消失。胸气门2对,但第2-6腹节的极不显著。前、中和后足基节具无蜡片的蜡孔群。干母成虫淡黄色,厚被白色粉状蜡质。
伪干母 越冬若蚜黑褐至黑色,裸露、骨化强,仍以第3触角节最长。中、后足基节有蜡孔(无骨化蜡片),各有2群;余蜡孔均消失,但刚毛明显。头与前胸盾片*仅1缝相间、盾片亮点6列;中胸背中蜡片与侧蜡片愈合,后胸中蜡片愈合。腹部8节,中蜡片愈合,各节*各1对生1根刚毛的小突起,第7-8节侧蜡片消失。气门胸部2对,腹部的消失。成虫黑色,长l-2mm,半球形,除末端2节外、无分泌物,背面光亮疣粒6纵列。所产卵分别孵为性母、侨蚜,部分卵孵化后成为形同伪干母越冬若虫的停育型若虫。
性母 初孵若蚜至2龄无分泌物,3龄后亮而棕褐色、胸部两侧微隆,4龄体色更浅、胸部两侧翅芽明显、背面6纵列疣粒清晰。成虫黄褐至褐色,腹部背面蜡片行列整齐。所产卵桔红色,孵化后即干母。
侨蚜 初孵若虫暗棕色,0.6× 0.25mm,全裸露,蜡孔缺如;头及前胸中线两侧各1完整骨片、在蜡孔处具短刚毛,单眼板独立,触角第三节约占全长的2/3;自中胸后6列小疣隆排列整齐、上各1短刚毛,第7腹节侧片消失,8-9腹节仅见缘片。自2龄起分泌白色蜡质,3龄后蜡质完全覆盖虫体。成虫体长椭圆形,褐色,1.4 ×0.66mm,被白色蜡质呈绿豆粒状的“棉花团”;体背面蜡片行列整齐,头部蜡片近圆形,腹部椭圆形,蜡片上的蜡孔*大而周缘小;第6腹节中、侧蜡片显著退化,第7节侧蜡片消失、中蜡片痕迹状,第8节中、侧蜡片完全消失,第9节两中蜡片愈合。所产卵初为桔黄色,后呈暗褐色,孵化后即伪干母。
虫害发生规律
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性蚜所产受精卵8月初开始孵化,9月上旬初孵干母在云杉冬芽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越冬干母幼蚜开始活动,虫体由黑转绿,分泌物加长,继而蜕皮。蜕皮后虫体迅速增大、色泽变浅、蜡质分泌物增多,再蜕皮直至成虫。6月上旬云杉冬芽萌动时,由于干母的取食刺激在新芽基部渐形成虫瘿,6月中旬后虫瘿增大、直至开裂。虫瘿小球状,长约15mm,初浅绿,继而乳白、阳面粉红色、淡紫色、开裂前玫瑰色;本种的虫瘿表面常可见一部分未能进入瘿内的暗黄褐色初孵若蚜。
虫瘿8月初始破裂,中旬盛裂。具翅芽若蚜出瘿后在附近针叶上羽化,随即飞离云杉至落叶松针叶上行孤雌产卵、平均产卵30粒,卵8月中孵化为伪干母,9月中旬始在芽腋、枝条皮缝处越冬;次年4月下旬日均温约达6℃时,越冬虫开始活动,常蜕皮3次发育为伪干母成虫。伪干母所产卵孵化后的一部分若蚜于5月末羽化为具翅性母,迁飞至云杉产卵繁殖;另一部分为进育型幼蚜,成长为无翅孤雌生殖侨蚜,侨蚜在落叶松上孤雌产卵繁殖、年约繁殖4-5次,为害落叶松的主要是侨蚜。
该虫多发生于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中,但过于郁闭不利其繁衍,控制林分的郁闭度可抑制其大发生。幼龄若蚜对杀虫剂敏感,早春第1代侨蚜初孵若虫阶段防治时最有利。
虫害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抚育,科学肥水,增强树势,减少为害;秋冬季修剪附卵枝及虫瘿,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卵。
(2)药剂防治。
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虫害分布
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Adelges laricis laricis Vall)属同翅目球蚜科,国内分布较广,从大兴安岭、山东省泰安地区、陕西、*天山山脉及四川西北部均有分布。
虫害危害
主要为害云杉和落叶松。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在枝干吸食为害,并在枝芽处形成虫瘿,致使被害部以上枝梢枯死,严重影响树木生长、成林、成材。
虫害形态特征
干母 被白色粉状蜡质的越冬干母幼蚜长椭圆形,长约0.5mm,棕黑至黑色,体表竖立6列小棒状物。显微观察可见蜡孔群的*蜡孔大、其周围小蜡孔约6个,每骨片腺孔3列;头部骨片延中线分开,单眼生在独立于头侧的眼板单上,3个触角节中的第3节几占全长的3/4;胸部1块缘腺板上生蜡孔1对,前胸两侧各1方形骨片的四角具蜡孔,中胸和后胸的中蜡片、侧蜡片与腹片独立。腹部第1-5节蜡片显著、行列整齐,第7节侧蜡片消失,第8节中、侧蜡片均消失。胸气门2对,但第2-6腹节的极不显著。前、中和后足基节具无蜡片的蜡孔群。干母成虫淡黄色,厚被白色粉状蜡质。
伪干母 越冬若蚜黑褐至黑色,裸露、骨化强,仍以第3触角节最长。中、后足基节有蜡孔(无骨化蜡片),各有2群;余蜡孔均消失,但刚毛明显。头与前胸盾片*仅1缝相间、盾片亮点6列;中胸背中蜡片与侧蜡片愈合,后胸中蜡片愈合。腹部8节,中蜡片愈合,各节*各1对生1根刚毛的小突起,第7-8节侧蜡片消失。气门胸部2对,腹部的消失。成虫黑色,长l-2mm,半球形,除末端2节外、无分泌物,背面光亮疣粒6纵列。所产卵分别孵为性母、侨蚜,部分卵孵化后成为形同伪干母越冬若虫的停育型若虫。
性母 初孵若蚜至2龄无分泌物,3龄后亮而棕褐色、胸部两侧微隆,4龄体色更浅、胸部两侧翅芽明显、背面6纵列疣粒清晰。成虫黄褐至褐色,腹部背面蜡片行列整齐。所产卵桔红色,孵化后即干母。
侨蚜 初孵若虫暗棕色,0.6× 0.25mm,全裸露,蜡孔缺如;头及前胸中线两侧各1完整骨片、在蜡孔处具短刚毛,单眼板独立,触角第三节约占全长的2/3;自中胸后6列小疣隆排列整齐、上各1短刚毛,第7腹节侧片消失,8-9腹节仅见缘片。自2龄起分泌白色蜡质,3龄后蜡质完全覆盖虫体。成虫体长椭圆形,褐色,1.4 ×0.66mm,被白色蜡质呈绿豆粒状的“棉花团”;体背面蜡片行列整齐,头部蜡片近圆形,腹部椭圆形,蜡片上的蜡孔*大而周缘小;第6腹节中、侧蜡片显著退化,第7节侧蜡片消失、中蜡片痕迹状,第8节中、侧蜡片完全消失,第9节两中蜡片愈合。所产卵初为桔黄色,后呈暗褐色,孵化后即伪干母。
虫害发生规律
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性蚜所产受精卵8月初开始孵化,9月上旬初孵干母在云杉冬芽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越冬干母幼蚜开始活动,虫体由黑转绿,分泌物加长,继而蜕皮。蜕皮后虫体迅速增大、色泽变浅、蜡质分泌物增多,再蜕皮直至成虫。6月上旬云杉冬芽萌动时,由于干母的取食刺激在新芽基部渐形成虫瘿,6月中旬后虫瘿增大、直至开裂。虫瘿小球状,长约15mm,初浅绿,继而乳白、阳面粉红色、淡紫色、开裂前玫瑰色;本种的虫瘿表面常可见一部分未能进入瘿内的暗黄褐色初孵若蚜。
虫瘿8月初始破裂,中旬盛裂。具翅芽若蚜出瘿后在附近针叶上羽化,随即飞离云杉至落叶松针叶上行孤雌产卵、平均产卵30粒,卵8月中孵化为伪干母,9月中旬始在芽腋、枝条皮缝处越冬;次年4月下旬日均温约达6℃时,越冬虫开始活动,常蜕皮3次发育为伪干母成虫。伪干母所产卵孵化后的一部分若蚜于5月末羽化为具翅性母,迁飞至云杉产卵繁殖;另一部分为进育型幼蚜,成长为无翅孤雌生殖侨蚜,侨蚜在落叶松上孤雌产卵繁殖、年约繁殖4-5次,为害落叶松的主要是侨蚜。
该虫多发生于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中,但过于郁闭不利其繁衍,控制林分的郁闭度可抑制其大发生。幼龄若蚜对杀虫剂敏感,早春第1代侨蚜初孵若虫阶段防治时最有利。
虫害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抚育,科学肥水,增强树势,减少为害;秋冬季修剪附卵枝及虫瘿,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卵。
(2)药剂防治。
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上一篇:乔灌木类虫害:落叶松毛虫下一篇:落叶松苗木病虫害的防治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乔灌木类虫害:落叶松八齿小蠹详细阅读
2022-03-01
- 乔灌木类虫害:落叶松鞘蛾详细阅读
2022-02-26
- 乔灌木类虫害:落叶松毛虫详细阅读
2022-02-26
- 乔灌木类虫害: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详细阅读
20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