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申遗大考临近 问诊西湖古树
杭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西湖边的古树名木,就像是城市古老的dna。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片片绿荫,还是一处处文化坐标。
古树名木,出乎自然,包含人文,理应好好善待它们。
西湖申遗,正在冲刺。西湖边的每棵古树名木,即便老态龙钟,但都“老有所养”。它们正在和我们每个人一起,为西湖申遗,默默加分。
那么,你知道吗?西湖边有多少棵古树名木?年纪最大的那棵,几岁了?这些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人家”们,过得还好吗?
近日,记者和杭州园文部门的古树普查人员一起,实地探访了西湖边的部分古树,发现一些古树因为上了年纪,或多或少生了点小毛病,但在园林工人的精心医治下,它们差不多都已经痊愈了,重新焕发出了青春的光彩。
-现状
西湖边 现在有706棵古树名木
根据相关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就是古树了;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称之为名木。
古树名木其实只是一个统称,在西湖边,古树名木还是以古树为主。
跟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杭州的古树名木,其实并不算最多的,西湖景区只有几百棵,还没北京一个天坛公园来得多。正因为不多,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西湖边的树木,大多是在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种下的。杭州一直都很重视对古树的保护,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对古树名木进行了多次普查,大多数都有记录和登记挂牌。
最近一次大型“古树名木”普查显示,西湖边一共有古树名木698棵,一级(树龄300年以上的)为181棵,二级(树龄不足300年的)为510棵,100年以下名木7棵。
古树名木总共87个品种,主要以香樟、银杏、广玉兰、珊瑚朴、沙朴、女贞、枫香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湖边很多90多岁的古树名木,也排进了百岁古树的队伍,园文部门正在逐棵排查。
截至5月4日,西湖边的古树名木,已经增加到了706棵,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保护
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给“老人家”拄根拐杖
西湖边最老的树,在五云山上。
爬到五云山山顶,就可以看到那棵老银杏了。这棵1420年的老树,生于隋朝年间,就像是五云山的“镇山之宝”,稳稳的,扎根在山顶。
老银杏的块头,真不是一般的大。身高就有20多米长,树身直径也有4米。抬头看看树冠,张开来的面积,可以放下20多张圆台面了。
老银杏的树干,已经分成了两半,中间留出了一小块空隙,大小刚好可以站两个人。
在树根周围,正在萌发出不少大小枝干。老银杏就像一个老人,膝下“子孙满堂”。
这棵老银杏,也算是历经磨难了。树芯里,有一些烧焦的痕迹,据说老底子有香客在树干中间烧香,怕老银杏被烫死,园文部门就在树的四周,围起了铁栏杆。
早几年,老银杏还被雷劈到了,烧了起来,有些树干被烧得厉害,到现在都能看到黑黑的印记。
在三台山路六通宾馆旁边,还有一棵1052岁的千年古樟。据说唐朝时就有了,所以大家都叫它“唐樟”。
“唐樟”1000多岁了,树身的主干里有很多空洞,有的地方还霉烂了。由于“唐樟”的主干又粗又短,冠幅又很广,重心不是很平衡。
现在,老银杏的树冠越长越大,而且有点长歪了,重心不稳,怕它被大风刮倒,园林部门就给“老人家”拄上了两根“铁拐杖”。
“铁拐杖”有30多米高,支撑着倾斜的老银杏,一头撑住银杏树,另一头有四个脚,都被水泥牢牢地固定在地里。
这样,一般的风雨,老银杏是用不着怕了,就算台风来了,老银杏也有个坚强的依靠。
支撑“唐樟”的,不是常见的钢管,园文部门给它搭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铁架,这种支撑方法既坚固又美观。铁架子就像老年人的拐杖一样,一直会陪着“唐樟”继续坚强地挺立在西湖景区。
用松香引蚁入罐 古树名木最怕白蚁。
孤山景区有一棵古树,树身上出现了一条条“水泥路”。市民和游客看到,也许不会当回事。其实,这棵古树,已经被白蚁缠上了。
白蚁喜欢潮湿的环境,它们把黄泥运来,糊满树干,这样既可避免水分蒸发,也可让自己免受天敌侵袭。
相比种在地面上的古树名木,白蚁,更喜欢种在山上的古树名木,特别是气温在25℃左右,是白蚁活动最频繁的时期。
西湖景区游客多,不能随意喷洒药水。岳庙管理处就引进了一个“秘密武器”——白蚁检测仪。
从外观看,白蚁检测仪就是一个塑料罐子,里头放着含有引诱剂的松木,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
塑料罐子里事先喷进了很多药粉,一旦白蚁被引进了罐子里,身上就沾满了药粉,再逃出罐子,爬到树身上,通过与其他白蚁相互接触,药粉就会传到每只白蚁的身上了,过不了多久,白蚁就一命呜呼了。
现在,在西泠印社、文澜阁周围的140多棵古树名木下,都埋进了白蚁检测仪,为古树名木的生长,保驾护航。
撬掉青石板,让古树透气
西湖镜湖厅附近,有两棵古樟,年纪都有140多岁了。
有一段时间,这两棵古樟的长势一直不好。树身虽然依旧高大,但“头顶”却是光秃秃的,树叶都快掉光了,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片黄叶子,七零八落地挂在树枝上。
岳庙管理处赶紧帮两棵古樟换土、修枝,在古樟根部施肥,但效果并不好。原来,两棵古樟周围铺设的青石板,不透气,氧气养分进不去,水分蒸发不出来,古樟树的根都快憋死了。
专家会诊后发现,减少两棵古樟根系周围的硬质铺装,扩大绿化种植面积,从而扩大古樟根系的营养吸收面,并把古樟周围的泥土换成透气度更好的土壤。
两棵古樟活了上百年,地下的根系发达,挖开石板,发现以树身为圆心,十米开外的地下,都能发现古樟的根系。
为了让这些古樟能彻底透气,周围被撬掉的青石板路,足足有两百多平方米。在湖滨景区,为了保证古树名木呼吸通畅,也会适度开挖透气井,把古树名木下的土壤换一下,在树根周围装上透气的钢板,再增施硫酸钾之类的微量元素。最后,扩大草坪面积,增加营养面积。
西湖边,很多大香樟下的硬铺装都已经改为软铺装,增加土壤透气性,这样香樟的根系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