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茄子青枯病的症状表现、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一、茄子青枯病的症状表现
首先我要说一点茄子忌讳重茬,千万不要重茬茄子,因为重茬茄子土壤会变强酸性,土壤没有进行消毒就种植茄子肯定会遭病害虫危害。茄子青枯病主要表现在叶片、枝条、根系上。
1、叶片 染病初期个别枝条上的叶片呈现萎蔫状,像是缺水造成叶片下垂毫无生命力。后期叶片绿色逐渐退化成黄色或者褐色。
2、枝条上 叶片感染逐渐扩展到枝条上,颜色呈现暗褐色,将枝条剥开木质部呈现褐色,用手挤压会有乳白色液体流出。
3、根系 染病的根系表现上看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切开看有明显的的褐色。
二、发病规律
1、病原
病菌残留在病株残体上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通过风雨飞溅到有伤口的茎基部以及根部侵入。
2、传播途径
病菌脱离寄主是不能存活,但是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等到天气适宜就爆发。高温高湿是青枯病发病的有利环境,病菌最适宜的温度是30摄氏度-37摄氏度,使土壤温度升到25摄氏度左右伤害就会促进病菌爆发蔓延开来。连坐造成土壤酸性值变高也是发病重的一个因素。
三、防治措施
1、种子消毒 播种之前将种子用50度左右的开水浸泡20分钟左右或者用30%新植霉素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晒干。
2、品种选择 选择抗青枯病能力强的品种。
3、修剪 发现病害植株,一定要及时修剪病残叶,以防感染到健康叶片,如果整棵植株都感染,一定要拔掉烧毁,以防田地其他健康植株感染。
4、实行轮作 茄子忌讳重茬,重茬会造成土壤酸性化是病菌感染的有利条件,所以2-3年就要执行轮作,种植与茄类无关的农作物。
5、整地 给田地施石灰粉,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改善土壤酸性度。深翻土地,把残留在土壤中的病残枝清除出来集中烧毁。这样就可以会使土壤不感染细菌,培育出壮苗、壮株。
6、农药防治 定植后或者发病初期都可以选用喷施5%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者3%金核霉素水剂300倍液等等药剂,切忌要交替使用,不可单一。
总结:以上是我对茄子青枯病症状表现、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的分析。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茄子青枯病非常忌讳重茬,所以菜农要注意执行轮作。菜农们还要做到时刻观察农田情况,一定要采用精细管理模式,严禁粗放型管理模式。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一、茄子青枯病的症状表现
首先我要说一点茄子忌讳重茬,千万不要重茬茄子,因为重茬茄子土壤会变强酸性,土壤没有进行消毒就种植茄子肯定会遭病害虫危害。茄子青枯病主要表现在叶片、枝条、根系上。
1、叶片 染病初期个别枝条上的叶片呈现萎蔫状,像是缺水造成叶片下垂毫无生命力。后期叶片绿色逐渐退化成黄色或者褐色。
2、枝条上 叶片感染逐渐扩展到枝条上,颜色呈现暗褐色,将枝条剥开木质部呈现褐色,用手挤压会有乳白色液体流出。
3、根系 染病的根系表现上看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切开看有明显的的褐色。
二、发病规律
1、病原
病菌残留在病株残体上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通过风雨飞溅到有伤口的茎基部以及根部侵入。
2、传播途径
病菌脱离寄主是不能存活,但是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等到天气适宜就爆发。高温高湿是青枯病发病的有利环境,病菌最适宜的温度是30摄氏度-37摄氏度,使土壤温度升到25摄氏度左右伤害就会促进病菌爆发蔓延开来。连坐造成土壤酸性值变高也是发病重的一个因素。
三、防治措施
1、种子消毒 播种之前将种子用50度左右的开水浸泡20分钟左右或者用30%新植霉素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晒干。
2、品种选择 选择抗青枯病能力强的品种。
3、修剪 发现病害植株,一定要及时修剪病残叶,以防感染到健康叶片,如果整棵植株都感染,一定要拔掉烧毁,以防田地其他健康植株感染。
4、实行轮作 茄子忌讳重茬,重茬会造成土壤酸性化是病菌感染的有利条件,所以2-3年就要执行轮作,种植与茄类无关的农作物。
5、整地 给田地施石灰粉,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改善土壤酸性度。深翻土地,把残留在土壤中的病残枝清除出来集中烧毁。这样就可以会使土壤不感染细菌,培育出壮苗、壮株。
6、农药防治 定植后或者发病初期都可以选用喷施5%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者3%金核霉素水剂300倍液等等药剂,切忌要交替使用,不可单一。
总结:以上是我对茄子青枯病症状表现、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的分析。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茄子青枯病非常忌讳重茬,所以菜农要注意执行轮作。菜农们还要做到时刻观察农田情况,一定要采用精细管理模式,严禁粗放型管理模式。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茄子青枯病的症状表现、发病规律、防治措施详细阅读
2022-11-02
- 西瓜蔓枯病和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详细阅读
2022-10-21
- 散尾葵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2-04-20
- 番茄青枯病的症状表现及其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2-04-19
- 玉米青枯病怎么治?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详细阅读
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