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乔木类病害:泡桐黑痘病
植物百科2022-02-24 08:59:48
病害危害
泡桐黑痘病在泡桐生长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分布广泛,可为害兰考桐、毛泡桐、白花泡桐、日本桐和各种杂交桐。一年生实生苗和根生苗受害严重。
病害症状
泡桐嫩叶、嫩梢和苗木主干都受其为害。受害叶片形成近圆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多沿叶脉发生,后期病斑破裂形成穿孔;叶柄、叶脉、嫩梢上的病斑形成突起如疮痂状,变为黑色。潮湿时生出灰白色霉层。病叶卷缩,病梢枯死。
病害病原
为泡桐痂圆孢菌Sphaceloma paulowniae Hara。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痂圆孢属。分生孢子盘直径41-69μm,大小不一。分生孢子梗长10-12μm,成纵行排列,无色、无隔膜,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大小4-5μm×2-3μm,长椭圆形。
病害发生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4月条件合适时,分生孢子成熟,靠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4月中、下旬幼叶上出现新病斑。病菌从皮孔处侵入,潜育期3-6天。5-6月新梢生长期为发病盛期,直到秋季为止。在多雨天气,苗木过密,弱小苗易感病,患丛枝病的小枝、小叶上常感染有黑痘病,植株中下部发病较重。泡桐不同品种和杂交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其中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杂交种、豫选1号泡桐发病率高;山明泡桐、楸叶泡桐和豫杂1号泡桐等较抗病。管理粗放、栽植过密的实生苗圃地发生严重,泡桐黑逗病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
病害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冬季清理病残物,减少病害。
(3)避免苗床地连作或在泡桐树附近育苗。
(4)播种地在播种前消毒,每亩撒1公斤至1.5公斤敌克松。播种前可用0.3%的敌克*粉拌种。
(5)发病初期可选用国光英纳(50%多锰锌可湿粉)400-600倍液,或国光必鲜(25%咪鲜胺)40-6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泡桐黑痘病在泡桐生长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分布广泛,可为害兰考桐、毛泡桐、白花泡桐、日本桐和各种杂交桐。一年生实生苗和根生苗受害严重。
病害症状
泡桐嫩叶、嫩梢和苗木主干都受其为害。受害叶片形成近圆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多沿叶脉发生,后期病斑破裂形成穿孔;叶柄、叶脉、嫩梢上的病斑形成突起如疮痂状,变为黑色。潮湿时生出灰白色霉层。病叶卷缩,病梢枯死。
病害病原
为泡桐痂圆孢菌Sphaceloma paulowniae Hara。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痂圆孢属。分生孢子盘直径41-69μm,大小不一。分生孢子梗长10-12μm,成纵行排列,无色、无隔膜,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大小4-5μm×2-3μm,长椭圆形。
病害发生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4月条件合适时,分生孢子成熟,靠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4月中、下旬幼叶上出现新病斑。病菌从皮孔处侵入,潜育期3-6天。5-6月新梢生长期为发病盛期,直到秋季为止。在多雨天气,苗木过密,弱小苗易感病,患丛枝病的小枝、小叶上常感染有黑痘病,植株中下部发病较重。泡桐不同品种和杂交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其中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杂交种、豫选1号泡桐发病率高;山明泡桐、楸叶泡桐和豫杂1号泡桐等较抗病。管理粗放、栽植过密的实生苗圃地发生严重,泡桐黑逗病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
病害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冬季清理病残物,减少病害。
(3)避免苗床地连作或在泡桐树附近育苗。
(4)播种地在播种前消毒,每亩撒1公斤至1.5公斤敌克松。播种前可用0.3%的敌克*粉拌种。
(5)发病初期可选用国光英纳(50%多锰锌可湿粉)400-600倍液,或国光必鲜(25%咪鲜胺)40-6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草坪类病害:黑孢枯萎病详细阅读
2022-04-10
- 泡桐黑痘病的防治措施详细阅读
2022-04-05
- 乔木类病害: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详细阅读
2022-03-26
- 乔木类病害:黑松枝腐病详细阅读
2022-03-24
- 乔木类病害:竹节蓼白粉病详细阅读
2022-03-16
- 乔木类病害:国槐烂皮病详细阅读
2022-03-15
- 乔木类病害:杨柳褐斑病详细阅读
2022-03-05
- 乔木类病害:雪松根腐病详细阅读
2022-03-04
- 乔木类病害:油松落针病详细阅读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