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语 > 种子植物 > 西瓜小史—看古人如何把西瓜吃出“花”

西瓜小史—看古人如何把西瓜吃出“花”

花语2022-08-23 12:09:51

一到炎夏酷暑时节,西瓜便肆意地被搬上各家餐桌,成为茶余饭后消暑降温的必需品。我们在大饱口福之余,除了熟知它为夏季解暑止渴的佳品外,是否还应对它的前世今生了解一番?

西瓜在五代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

西瓜,顾名思义,是西方来的瓜。 西瓜的原产地在非洲,距今约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带,香甜多汁的西瓜会多受人喜欢,想想就知道。 因此,在古埃及的壁画上,随处可见西瓜的身影,它们也常被当成法老死后的陪葬品。

在古埃及人眼中,人死之后在到达阴间之前,还有一段漫长的旅程要走,带上几个清甜可口的西瓜上路,正好可以用来消渴。说是到死都爱吃西瓜,也没错了。

正因为西瓜的味道实在甘甜,在此后的几千年中,它们从非洲北部开始走向世界各地。据一种较为普遍的考证之说,西瓜是在五代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

公元947年,五代后晋士人胡峤出使契丹,不料却被契丹扣押7年。在他所著的《陷虏记》中,初次出现了“西瓜”这一名词——

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这是胡峤第一次吃西瓜,在他眼中,西瓜和中原地区的冬瓜看上去差不多,但味道却更甘甜。当时的契丹人也是攻破了西部的回纥族后,从他们手中把西瓜种子抢来的。

在五代以前,从史书到诗文,几乎都看不到关于西瓜的记载。

在一些西汉时期的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疑似西瓜种子的古老遗物。遗憾的是,经过科学鉴别,这些其实都是冬瓜的种子。

可见,如果你穿越回到唐朝,那你大概率是吃不到西瓜的。

到了清朝,古人已在研究“反季节”西瓜

宋朝就不一样了。当时,西瓜在我国已经是大面积种植。在北宋《清明上河图》中,当街叫卖西瓜的景象也是清晰可见。 南宋诗人范成大便写有以《西瓜园》为题的绝句:“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

“年来处处食西瓜”,可见西瓜在当时广受人们的欢迎。 到了元代,西瓜品种进一步改良,出现了重约15公斤的巨型西瓜。 清朝康熙年间,皇帝更是挑选出在北方改良过的优质西瓜籽,送往刚收复不久的*种植,希望能在冬季也能够吃到“反季节”的西瓜。

可见,为了吃到更多清甜可口的西瓜,历朝历代的人都在付出不懈的努力。

慈禧太后对西瓜也是青睐有加,一天要吃掉足足几十个。 这是因为她只吃瓜瓤中心的那么一小块,也就是又沙又甜的那一部分,吃完就可以把剩下的瓜扔了,奢侈自是毋庸置疑的。

慈禧还喜欢一种“西瓜盅”的美食,即把西瓜瓤挖出,然后把切好的火腿、鸡丁、新鲜莲子、龙眼、胡桃、松子仁、杏仁等装进去,重新盖好。隔水用文火煮一个时辰,味道实在是清醇鲜美。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一番,体会一下当老佛爷的快乐。

挑瓜、“冰瓜”,老百姓对西瓜的吃法花样多多

但相比之下,老百姓对西瓜的吃法更具烟火气,也更让人觉得亲切有趣。

首先是挑瓜。 买西瓜时,敲一敲西瓜,听听声音,而且要贴近耳朵听。如果声音很清脆,说明西瓜可能是生的;如果声音沉闷,那么说明西瓜熟透了。光凭声音就知道西瓜甜不甜。这种挑选西瓜的智慧,一直在民间流传。其次是冰镇。

如果是有钱人家,通常会到冰窖买些碎冰,放进特制的木箱,然后将西瓜置于碎冰之上,待西瓜通体清凉之后再吃。

而平民百姓买不起冰的,则一般用“凉水镇西瓜”。他们打出冒着寒气的井水,把西瓜在水里泡上三四个小时,直到把西瓜泡得清凉,也能吃得倍儿欢。 此外,因为旧时物资匮乏,被今天的我们随意丢弃的西瓜皮,在古人手中也能玩出花。 将西瓜皮削去外面青皮和内层柔软的部分,洗净,晒干,切成小块,加盐腌制15分钟后,滤水加上醋、酱油、辣椒等各种调味,便是一道味道极佳的凉拌小菜。

同时,西瓜皮还是极好的中医药材。据《本草汇言》记载,经霜西瓜皮烧灰,敷患处牙缝内,便可治疗要命的牙痛。而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治口舌生疮,也是无一不能。 至于手工艺人,还会将西瓜皮雕镂成西瓜灯,看上去实在是精巧可爱。

直接生食之外,人们还可以把西瓜沾上糖,制成西瓜膏;为了让四季都能尝到西瓜的味道,有些地区还会将西瓜拌入豆豉,制成美味的香豉,即便在冬天也可以食用,超级下饭。 而西瓜子经过曝晒、炒制之后,也是风味独绝的小零食,一边喝茶嗑瓜子,一边和邻里一同话家常,是旧时乡间常见的风情画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