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美文 > 槲叶粽子

槲叶粽子

精选美文2022-05-02 08:28:24

在秦岭的南坡,一条山岭把丹江和洛河隔开,绵延着向东奔了伏牛山,这条岭就是蟒岭。如其名,它像巨蟒一般蜿蜒着,携带了秦岭的血脉到豫地与广阔的中原大地相融合。它也庇佑着我的故乡,还记得端午时节那山间的槲叶清香。

槲叶即槲树的叶子,其生长缓慢,木不成材。倒是叶子为家乡人所重,其形制如手状,用来包粽子适尽其用。《本草纲目》记载:槲叶,气味甘、苦、平,无毒,具有止血、止渴等功效。这些家乡人自是不知,亦非所重。彼时,节近端午,总能听人说要上山打槲叶包粽子,思来想去不知怎么个“打法”,就寻思着也去打一回,可终是未能成行。时下,小镇上满是卖叶子的,想去,却也找不见能引路的人。听了“打酱油”一词,便明白,那并不是要用棍子敲打。

槲叶粽子,并不多见。欲以槲叶包粽子,做法很是讲究。采摘回叶子,先要在锅里温煮以增加柔韧,再捞出刷洗,备用。洗叶子有窍门,手轻了则不能去其表面垢物,影响粽子口感,也不卫生。手重了容易将叶子划烂。正确的方法是,左右手各取一片叶子,贴紧着互相搓洗,这样洗出来的叶子呈黄绿色,明洁透亮,槲叶的香气才足。至于包粽子,槲叶粽子一定是要包成长方形的条状。根据叶子大小,一般三至六片交叉折叠包一个,把槲叶的叶心聚集,根部收在一起,这样左右收拢,上下包裹,叶根就折在一起。

包裹多用马莲的叶子捆绑,它的叶片青绿细长,且柔韧,捆扎起来很是方便。小时候包粽子,打槲叶是大人的事,采摘马莲倒是孩子热衷的事。距离过节还有个把月,娃娃们就四处跑着摘马莲。记忆中,一帮孩子一次放学后走了十余里的山路,跑到一处盛长马莲的山沟,那里的马莲个高叶宽,我们欢喜无比,每人摘得都拿不动了。最后,所有人饥渴难耐,跑到附近人家讨饭吃,人多,吃空了人家的锅。回家后详说,善良人家原来是远亲,大人们互相来往相识,见了娃娃们却不知是谁家的小子。这事可把人笑了几年。

至于粽子的原料,则不一而同。有用大米的,亦有用小米的。辅之的佐料,常见的有红豆、小豆、大枣等,亦根据各自喜好口味而不同。用槲叶包裹皆清香可口。

槲叶有着独特的香味,水煮之后散得更浓,伴着粽子的米香,那味道绵长如酒。幼时,总觉着年年吃槲叶粽子,土里土气。就跑到很远的水边山涧,采回竹叶芦苇,包成粽子,吃个洋气新鲜,但多年以后思来寡然。

如今,只记把槲叶粽子带到学校当干粮,那可是热冷皆宜的珍品,不仅味道好,还很顶饥;以致似乎整个农历五月,校园里都是槲叶裹着粽子的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