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朱砂菌的功效与作用

朱砂菌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30 17:23:56

朱砂菌,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红栓菌Trametescinnabarina(Jacp.)Fr.及血红栓菌Trametescinnabarina(Jacp.)Fr.var.sanguinea(L.exFr.)Pilat的子实体。红栓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血红栓菌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具有解毒除湿,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痒疹,伤口出血。

朱砂菌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除湿,止血。

主治

用于痢疾,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痒疹,伤口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药理作用

提取物对肉瘤-180抑制率为90%。

相关论述

《福建药物志》:“治荨麻疹,痢疾。”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伤口出血:朱砂菌焙干,研末,过罗,敷于伤口上。(刘波《中国药用真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烘干备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红栓菌,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圆形或扇形,基部狭小,长径3-11cm,短径2-7cm,厚5-20cm。表面朱红色,有或无毛,微有皱纹。管口面橙红色、朱红色或黑色,管口圆形或多角形,每1mm间2-4个。木栓质。气微,味淡。

2、血红栓菌,菌盖厚2-5mm,表面初血红色后苍白色。管口面暗红色,管口圆形,每1mm间6-8个。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多孔菌科真菌红栓菌及血红栓菌。

形态特征

1、红栓菌又名:胭脂菌,朱红栓菌。子实体侧生无柄,木栓质,单生至覆瓦状叠生,偶有半平伏而反卷。菌盖半圆形至扇形,(4-10)cm×(4-15)cm,厚0.5-0.2cm,干后变硬,盖面朱红色,有细软之短绒毛至无毛,粗糙,无环纹,后期稍平滑,橙红色、污红色渐褪至淡红色或淡红褐色;盖缘薄或稍钝,全缘。菌肉淡红色至橙红色,木栓质,厚1-1.5mm。菌管与菌肉同色,菌管长4-9mm;管口面朱红色、橙红色或暗红色,后期呈黑色,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2-4个。孢子圆筒形,无色至淡黄色,平滑,(5-7)μm×(2-4)μm。2、血红栓菌又名:血朱栓菌、枫菌。子实体木栓质,与红栓菌极相似。唯菌盖厚度在5mm以下,盖面血红色,后褪至苍白色,常有浓淡相间的环纹。管口面暗红色,管口小,圆形,每1mm间6-8个。孢子无色,长椭圆形,稍弯曲,(7-8)μm×(2.5-3)μm。

分布区域

1、红栓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2、血红栓菌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生长环境

1、红栓菌生于多种阔叶树腐木上,偶生于针叶树上。2、血红栓菌生于阔叶腐木上,偶生于针叶树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