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砂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砂茴香,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FerulabungeanaKitag.的带根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地。具有清热宣肺,祛痰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喘,骨痨,瘰疬,疮疡,腰扭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宣肺,祛痰散结,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喘,骨痨,瘰疬,疮疡,腰扭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20g。
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
相关论述
1、《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结核。治骨结核,淋巴结核,脓疡,扁桃体炎,肋间神经痛,闪腰岔气。”
2、《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解热,镇咳,祛痰。治感冒,发热头痛,气管炎咳嗽,喘息,胸闷,大叶性肺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感冒:硬阿魏6g,桑叶9g,葱白15g,生姜6g。水煎服。
2、治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硬阿魏6g,桑皮15g,杏仁9g。水煎服。(1-2方出自《新乡地区中草药选编》)
3、治肋间神经痛,闪腰岔气:砂茴香60g。水煎分2次服。
4、治骨结核:砂茴香60g。水煎服。连服2个月。(3-4方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全草表面绿色或黄绿色,茎具纵细棱,圆柱形。叶多脱落,完整者基生叶多数,莲花状丛生,大形,具长叶柄与叶鞘,鞘条形,黄色,叶片质厚,坚硬,轮廓三角状卵形,上半部具3个三角状牙齿;茎中部叶2-3片,顶生叶极简化,有时只剩叶鞘。花黄色。果似葵花子壳,矩圆形,背腹压扁,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果棱黄色,棱槽棕褐色,每棱槽中具油管1条,合生面具2条。气微、味淡。根呈长圆柱形,质地柔软。断面皮部类白色。气微香,味微甜。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伞形科植物硬阿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植株被密集的短柔毛,蓝绿色。根圆柱形,粗达8毫米,根颈上残存有枯萎的棕黄色叶鞘纤维。茎细,单一,从下部向上分枝成伞房状,二至三回分枝,下部枝互生,上部枝对生或轮生,枝上的小枝互生或对生。基生叶莲座状,有短柄,柄的基部扩展成鞘;叶片轮廓为广卵形至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再羽状深裂,小裂片楔形至倒卵形,长1-3毫米,宽1-2毫米,常3裂,形似角状齿,顶端具细尖,被密集的短柔毛,灰蓝色,肥厚,不早枯;茎生叶少,向上简化,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细长,至上部无叶片,叶鞘披针形,草质,早枯萎。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和小枝顶端,直径4-12厘米,至果期达25厘米,总苞片缺或有1-3片,锥形;伞辐4-15,开展,不等长;无侧生花序;小伞形花序有花5-12,小总苞片3-5,线状披针形,不等长;萼齿卵形;花瓣黄色,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顶端渐尖,向内弯曲,沿中脉稍凹入,长2.5-3毫米;花柱基扁圆锥形,边缘增宽,花柱延长,柱头增粗。分生果广椭圆形,背腹扁压,果棱突起,长10-15毫米,宽4-6毫米。果梗不等长,长可达3厘米;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区域
生长于固定沙丘、沙地、戈壁滩冲沟、旱田、路边以及砾石质山坡上。
生长环境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