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榆荚仁的功效与作用
榆荚仁,中药名。为榆科植物榆树UlmuspumilaL.的果实或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具有健脾安神,清热利水,消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羸瘦,烫火伤,疮癣。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安神,清热利水,消肿杀虫。
主治
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羸瘦,烫火伤,疮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相关论述
1、《本草经集注》:“初生荚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
2、《本草拾遗》:“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3、《山西中草药》:“安神,止带,助消化。”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疗癣疮。
相关配伍
1、治神经衰弱,失眠,心悸:榆钱12g,合欢皮9g,夜交藤15g,五味子4.5g。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体虚白带:①榆钱和白面蒸发糕吃。(《山西中草药》)②榆钱15-30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翅,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翅果类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2-1.5cm;先端有缺口,基部有短柄,长约2mm。果翅类圆形而薄,表面光滑,可见放射状脉纹。种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约5mm,位于翅果上部或近上部,与缺口的底缘密接。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榆科植物榆树。
形态特征
榆树,又名枌、白榆、白枌、零榆、枌榆、榆钱树、家榆、春榆、粘榔树、钻天榆、钱榆。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在干瘠之地长成灌木状;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淡黄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黄色或黄色,有散生皮孔,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芽鳞背面无毛,内层芽鳞的边缘具白色长柔毛。叶椭圆状卵形、长卵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或近对称,一侧楔形至圆,另一侧圆至半心脏形,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后变无毛或部分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或单锯齿,侧脉每边9-16条,叶柄长4-10毫米,通常仅上面有短柔毛。花先叶开放,在去年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翅果近圆形,稀倒卵状圆形,长1.2-2厘米,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部,上端不接近或接近缺口,成熟前后其色与果翅相同,初淡绿色,后白黄色,宿存花被无毛,4浅裂,裂片边缘有毛,果梗较花被为短,长1-2毫米,被(或稀无)短柔毛。花果期3-6月(东北较晚)。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生长环境
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