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马蹄金的功效与作用
马蹄金,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黄疸,痢疾,砂淋,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
用于黄疸,痢疾,砂淋,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炎、镇痛作用;
3、降温作用;
4、利胆作用;
5、促进免疫作用;
6、保肝作用。
相关论述
1、《百草镜》:“利湿热。治黄疸,膨胀,白浊,经闭;捣汁点热眼;煎汤洗痔疮肿痛。”(引自《纲目拾遗》)
2、《纲目拾遗》:“治黄白火丹,去湿火,清五脏,止吐血,调妇人经。”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黄疸:荷包草、螺蛳三合。同捣汁澄清,煨热服。(《纲目拾遗》引《周益生家宝方》)
2、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蹄金30g,鸡骨草30g,千屈菜30g,山栀子15g,车前子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3、治水肿初起:活鲫鱼大者一尾,用瓷片割开,去鳞及肠血,以纸试净,勿见水,以荷包草填腹令满,甜白酒蒸熟,去草食鱼。(《百草镜》)
4、治全身水肿(肾炎):(马蹄金)鲜草捣烂敷脐上,每日1次,7日为1疗程;或15-30g,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5、治蛇咬:灰藋、肉馄饨草、野甜菜,三味共捣敷之。(《纲目拾遗》引《周益生家宝方》)
6、治眼中生疔:肉馄饨草(连根、叶)和酒酿糟捣汁饮。(《纲目拾遗》引《眼科要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随时可采,鲜用或洗净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一、药材性状
全草缠绕成团。茎细长,被灰色短柔毛,节上生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有小孔。叶互生,多皱缩,青绿色、灰绿色或棕色,完整者展平后圆形或肾形,直径0.5-2cm,基部心形,上面微被毛,下面具短柔毛,全缘;叶柄长约2cm;质脆易碎。偶见灰棕色近圆球形果实,直径约2mm。种子1-2,黄色或褐色。气微,味辛。以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二、饮片性状
为茎、叶混合物,呈段状。茎纤细,节上生根,表面黄棕色,具细柔毛。叶皱缩或破碎,叶被具细毛。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旋花科植物马蹄金。
形态特征
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茎细长,被灰色短柔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长3-5cm;叶片肾形至圆形,直径0.4-2.5cm,先端宽圆形或微缺,基部阔心形,叶面微被毛,背面被贴生短柔毛,全缘。花单生于叶腋,花柄短于叶柄,丝状;萼片5,倒卵状长圆形至匙形,长2-3mm,背面及边缘被毛;花冠钟状,黄色,深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无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2裂片间弯缺处;子房被疏柔毛,2室,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5mm,膜质。种子1-2颗,黄色至褐色,无毛。花期4月。果期7-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生长环境
生于路边、沟边草丛中或墙下、花坛等半阴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