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观音竹的功效与作用

观音竹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30 09:26:35

观音竹,中药名。为兰科植物舌唇兰Platantherajaponica(Thunb.)Lindl.的带根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补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毒之功效。用于病后虚弱,肺热咳嗽,痰喘气壅,白带,虚火牙痛,毒蛇咬伤。

观音竹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补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毒。

主治

用于病后虚弱,肺热咳嗽,痰喘气壅,白带,虚火牙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相关论述

《浙江药用植物志》:“解毒。主治虚火牙痛,白带;外治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肺热咳嗽:(舌唇兰)全草9-15g。水煎或炖肉服。

2、治虚火牙痛:(舌唇兰)根15-30g。加白糖蒸服。(1-2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兰科植物舌唇兰。

形态特征

舌唇兰又名:阔叶长距兰,陆生植物,高50-60cm,具粗厚的纤维根。茎直立,无毛,具3-6枚叶。下部叶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抱茎,无毛,最大的叶长达16cm,宽达5cm,上部的叶渐成苞片状,浙尖。总状花序长10-15cm,具10-20余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绿色,常稍长于子房;花大,初为白色,后变为淡黄色;中萼片卵形,兜状,急尖,长7mm,侧萼片反折,斜卵形,急尖,和中萼片等长;花瓣条形,先端钝,稍短于中萼片,唇瓣条形,不分裂,肉质,长可达2cm;距丝状,比子房长,达6cm,弧曲;子房细圆柱状,无毛。花期5-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3500m的密林下草丛中、草坡上或沟谷阴湿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