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熊骨的功效与作用

熊骨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30 08:55:41

熊骨,中药材名。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G.Cuvier和棕熊UrsusarctosLinnaeus的骨骼。具有祛风,除湿,定惊的功效。主治风湿骨节肿痛,小儿惊风。

熊骨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定惊。

主治

风湿骨节肿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洗。用时捣碎。

相关论述

1、《食疗本草》:“煮汤浴之,主历节风,亦主小儿客忤。”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除风湿,治风湿病,骨节作痛。”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1、熊骨:取原药材,用清水浸1-2星期,刮去筋肉,洗净,阴干。

2、烫熊骨:取沙油置锅内,用武火炒烫后,放入净熊骨,不断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时取出,放凉。

3、酒酥熊骨:取沙炒熊骨,趁热投入定量酒中,洗去砂子,取出,干燥。每净熊骨100kg,用酒20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一般多用四肢骨。前肢肱骨骨体稍扭曲,长33-34cm,直径(中段)约3cm。表面淡黄白色,稍粗糙而显油性。中段以上有喙粗隆3条,下端较宽,呈滑车状,下端靠近骨环处无小孔(即无“凤眼”)。质坚硬而较重,断面呈不规则圆棱形,密质骨厚2-5mm,圆形骨髓腔直径约占骨断面2/5,髓呈网织蜂窝状,黄棕色,具特殊熊腥气。

后肢股骨骨体弯曲,长35-40cm,直径3-4cm,上端内侧突出的半球形为“股骨头”,与骨体约成110°的角,球面光滑有一较深窝,股骨头高于对侧隆起的大转子;下端前面有一宽而浅的胫窝,后侧有一近菱形的凹槽。横断面类圆形,黄白色,稍粗糙,密质骨厚6-9cm,骨髓腔直径约17mm,占断面的1/2。骨髓网纹不明显,棕黄色,腥气浓。

后肢胫骨扁圆形,有纵棱。膝盖骨长圆形,带有舌状筋。前后肢掌部宽大,均具5爪,爪黑色,留下的皮毛呈黑色或棕色。

头骨吻长而尖,鼻骨短;额骨前部较宽,后部较窄,左右额部连接部分向下凹陷,顶部较宽,矢状脊短而不显著。齿褐色,上额骨有门齿3对,犬齿1对,臼齿7对,上颚后臼齿形大,约为宽的2倍。肋骨扁形。

植物学信息

生长环境

1、黑熊:栖息于混交林或阔叶林中。一般居于山上的石洞或大树洞中,有冬眠习性,夏、冬季有垂直迁移现象。白天活动,视觉较差,善爬树,熊游泳力强。杂食性,但以植物为主。2、棕熊:栖息于广阔叶林、针叶林或混交林中。有冬眠习性,杂食以植物为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