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书带蕨的功效与作用

书带蕨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30 08:20:35

书带蕨,中药名。为书带蕨科植物书带蕨VittariaflexuosaFee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湖南等地。具有清热熄风,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之功效。用于小儿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咯血,吐血。

书带蕨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熄风,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

主治

用于小儿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咯血,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鲜品可用至60-90g;研末;或泡酒。

相关论述

《湖南药物志》:“清热熄风。治小儿疳积,瘫痪,小儿惊风弄舌,培补气血。”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儿急惊风:(书带蕨)全草30-90g。加红糖,水煎。空腹服。忌酸辣、芥菜、萝卜等。(《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小儿惊风弄舌:书带蕨9g,三皮风3g,雄黄0.9g。水煎服。每日服3次。

3、治瘫痪:书带蕨15g,独活9g,秦艽9g,钩藤9g,金毛狗15g,桑枝6g。水煎兑酒服。(2-3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4、治腰痛,痨伤:九根索45-60g,白酒500ml。浸泡10天,每次服10ml,早晚各1次。

5、治食欲减退:九根索、当归各15g,川芎12g,厚朴、陈皮各15g。水煎服。

6、治咯血、吐血:九根索、陈棕炭、血余炭各30g。共研细末。日服1次,每次15g,温开水送下。(4-6方出自《湖北中草药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细长,圆柱形,长短不一,表面灰棕色,被黑褐色鳞片;鳞片钻状披针形,先端纤维状。上面有圆柱状突起的叶痕,下面有棕色须根,质坚脆,易折断。叶柄极短或几无柄;叶片革质,条形,长30-40cm,宽4-8mm,黄绿色,叶缘反卷,中脉上面下凹,两面均具明显纵棱,有的下面纵棱边脉上有棕色孢子囊群。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书带蕨科植物书带蕨。

形态特征

根状茎横走,密被鳞片;鳞片黄褐色,具光泽,钻状披针形,长4-6毫米,基部宽约0.2-0.5毫米,先端纤毛状,边缘具睫毛状齿,网眼壁较厚,深褐色;叶近生,常密集成丛。叶柄短,纤细,下部浅褐色,基部被纤细的小鳞片;叶片线形,长15-40厘米或更长,宽4-6毫米,亦有小型个体,其叶片长仅6-12厘米,宽1-2.5毫米;中肋在叶片下面隆起,纤细,其上面凹陷呈一狭缝,侧脉不明显。叶薄草质,叶边反卷,遮盖孢子囊群。孢子囊群线形,生于叶缘内侧,位于浅沟槽中;沟槽内侧略隆起或扁平,孢子囊群线与中肋之间有阔的不育带,或在狭窄的叶片上为成熟的孢子囊群线充满;叶片下部和先端不育;隔丝多数,先端倒圆锥形,长宽近相等,亮褐色。孢子长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裂缝,表面具模糊的颗粒状纹饰。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湖南的等地。

生长环境

附生于海拔500-2300m的林中树干或密林下的岩石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