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雄黄兰的功效与作用
雄黄兰,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雄黄兰Crocosmiacrocosmiflora(Nichols.)N.E.Br.的球茎。分布于我南方北方各地。具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蛊毒,脘痛,筋骨痛,痄腮,疮疡,跌打伤肿,外伤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蛊毒,脘痛,筋骨痛,痄腮,疮疡,跌打伤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或捣敷。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2、强心作用。
相关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止痛,解毒。治全身筋骨疼痛,蛊毒及胸口痛,各种烂疮。”
2、《湖南药物志》:“治疮疖肿毒,腮腺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蛊毒及胸口痛:搜山虎根1.5g,切碎。用酒或开水吞服。
2、治全身筋骨疼痛:搜山虎根3-6g。泡酒服。
3、治各种烂疮:搜山虎根、射干根各等分。捶绒患处。(1-3方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4、治跌打损伤:扭子药用童便浸泡7天,晒、露7天,研末。每服3g,酒送服,每日1次。(《曲靖专区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早春萌芽前挖取球茎,洗净泥土,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鸢尾科植物雄黄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球茎扁圆球形,外包有棕褐色网状的膜质包被。叶多基生,剑形,长40-60厘米,基部鞘状,顶端渐尖,中脉明显;茎生叶较短而狭,披针形。花茎常2-4分枝,由多花组成疏散的穗状花序;每朵花基部有2枚膜质的苞片;花两侧对称,橙黄色,直径3.5-4厘米;花被管略弯曲,花被裂片6,2轮排列,披针形或倒卵形,长约2厘米,宽约5毫米,内轮较外轮的花被裂片略宽而长,外轮花被裂片顶端略尖;雄蕊3,长1.5-1.8厘米,偏向花的一侧,花丝着生在花被管上,花药“丁”字形着生;花柱长2.8-3厘米,顶端3裂,柱头略膨大。蒴果三棱状球形。花期7-8月,果期8-10 月。
分布区域
我国北方多为盆栽,南方则露地栽培。常逸为半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