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大乌泡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9 23:39:01
大乌泡,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RubusmultibracteatusLevl.etVant.的根或全株。具有清热,止血,祛风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咯血,鼻衄,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痢疾,腹泻,脱肛,风湿痹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止血,祛风湿。
主治
感冒发热,咳嗽咯血,鼻衄,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痢疾,腹泻,脱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相关论述
1、《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活络,止血止痛。治感冒、高热、咳嗽带血、风湿关节痛、月经提前、腹泻、肠胃炎、痢疾、脱肛、外伤出血。”
2、《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主治咯血,衄血,风湿骨痛,骨折。”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外伤出血:用(大乌泡)叶研末撒于患处。(《云南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全株,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悬钩子属大乌泡。
形态特征
灌木,高2-3m。茎粗壮,密被黄色绒毛和散生极短的弯刺。单叶互生;叶柄长3-6cm,密被黄柔毛;托叶条裂;叶片革质,近圆形,直径5-16cm,掌状7-9浅裂。裂片常2浅裂或又有缺刻,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上面有短毛和密集的小凸起,下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掌状5-7出,网脉明显。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密生黄色绒毛;苞片椭圆形,长1-1.5cm,边缘撕裂状;萼片卵形,先端常多裂,外面密生黄色绒毛;花瓣稍长于萼,近椭圆形,白色,有爪;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着生于凸起花托上。聚合果球形,径达1.5cm,上生多数红色浆果状小核果。花期4-6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00-2500m的山坡及沟谷阴处灌木林内或林缘及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