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榕树皮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9 20:26:42
榕树皮,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microcarpaL.f.的树皮。榕树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止泻,消肿,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痔疮,疥癣。
功效作用
功能
止泻,消肿,止痒。
主治
用于泄泻,痔疮,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相关论述
1、《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止痒。”
2、《海宁市药物志》:“止泄泻、疥癣、痔疮。”
3、《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止痒。”“治疥癣、疮疡、痔疮:榕树皮,煎水洗。”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疥癣,疮疡,痔疮:榕树皮,煎水洗。(《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桑科榕属植物榕树。
形态特征
榕树又名榕、小叶榕、倒生树、赤榕、倒生木、不死树、细叶榕、避暑树、正榕、绳树、龙树、万年青。常绿大乔木,高15-25m,胸径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气生根(榕须),下垂,深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2mm;托叶披针形,长约8mm;叶片革质而稍带肉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5一8cm,宽3-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全缘或浅波状;基出脉3条,侧脉纤细,3-10对。隐头花序(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生于已落枝叶腋,扁球形,直径5-10mm,成熟时黄色或微红色,基部苞片阔卵形,宿存,无总花梗;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花间有少数刚毛,雄花散生内壁,花被片3,近匙形,雄蕊1,花药与花丝等长;瘿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广匙形,花柱侧生,短;雌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与瘿花相似,但较小,花柱侧生,短于子房,柱头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800m林缘或旷野,野生或植为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