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白刺花叶的功效与作用
白刺花叶,中药名。为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Kom.ex Pavol.的叶。具有凉血,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衄血,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
功效作用
功能
凉血,解毒,杀虫。
主治
衄血,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化学成分
叶中含生物碱:槐根碱,槐根碱N-氧化物;还含香叶木苷。
相关论述
《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证出血,痈肿疔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鼻衄:苦刺枝叶15g,白茅根30g。水煎服。治便血,加苦参10g。(《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2、治痈疮肿毒、疥、癞:白刺花叶尖适量。捣敷患处。(《河北中草药》)
3、治烫伤:苦刺枝叶晒干,研末,麻油调敷。(《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10月采收嫩,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5m。树皮灰褐色,多疣状突起,枝条棕色,近于无毛,具锐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6cm;小叶11-21枚,椭圆形或长卵形,长5-8mm,宽4-5mm,先端圆,微凹而具小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被白色平伏的短柔毛。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疏生而下弯,约6-12朵,白色或蓝白色,有短花梗;萼钟状,5浅裂,紫蓝色,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匙形,反曲,龙骨瓣2瓣分离,基部有锐耳;雄蕊10,离生;心皮纤细,有毛。荚果细长,串珠状,有长喙,密生白色柔毛。种子1-7颗,椭圆形。花期3-5月,果期6-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河北、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西、陕西、甘肃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
生长见习
生态适应性广,海拔高度850-2500m,耐干旱、耐贫瘠、耐火烧、耐践踏、耐割刈,根系深而强大,具固氮能力,萌蘖能力强,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营造生物围栏及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
繁殖方式
育苗造林。
栽培技术
在造林的当年3月育苗,种子用沸开水浸泡催芽,发胀后播入营养袋中,雨季可出圃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