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酸藤果的功效与作用
酸藤果,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Embelialaeta(L.)Mez的干燥成熟果实。又称酸蔃子、酸藤头、信筒子、咸酸果,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补血,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血虚,齿龈出血。酸藤果属常绿藤状灌木,生长在海拔300~1000m的山谷灌丛或林中较湿润处。同属约140种,我国有20种,产于东南至西南各地区。常见种尚有:长叶酸藤子、白花酸藤果、矩叶酸藤果等。酸藤果除含一定量的营养成份外,果皮和果肉还含有花色素,酸藤果色素作为加工食品的添加色素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血,收敛止血。
主治
血虚,齿龈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药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2、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
3、孕激素样活性和抗孕激素样活性。
相关论述
《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果叶治维生素C缺乏症,贫血。”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胃酸缺乏、齿龈出血:鲜酸藤果6-9g,水煎服。(《实用中草药图典》)
2、治食欲不振:酸藤果9g,水煎服。(《实用中草药图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蒸熟,晒干。
炮制方法
拣除杂质,整理洁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浆果圆球形,熟时红色或紫黑色,干后黑褐色,直径5-6mm,平滑,或有纵皱缩条纹和少数腺点。气微,味酸、甜。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
形态特征
酸藤子,又名酸果藤。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灌木,长1-3m。叶互生;叶柄长5-8mm;叶片坚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cm,宽1-1.5cm,稀长达7cm,宽2.5cm,先端圆形、钝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背面常有薄白粉,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生于前年无叶枝上,长3-8mm,被细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轮苞片;花梗长约1.5mm,有时被微柔毛,小苞片钻形或长圆形,具缘毛,通常无腺点;花4数,长约2mm;花萼基部连合达1/2和1/3,萼片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具腺点;花瓣白色或带黄色,分离,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圆形或钝,长约2mm,具缘毛,里面密被乳头状突起,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略超出花瓣,基部与花瓣合生,花丝挺直,花药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较花瓣略长,子房瓶形,花柱细长,柱头扁平或几成盾状。果球形,直径约5mm,腺点不明显。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800m的草丛、灌丛或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