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毗黎勒的功效与作用
毗黎勒,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Terminaliabellirica(Gaertn.)Roxb.[MyrobalanusbelliricaGaertn.]的果实。毗黎勒分布于云南。具有解毒利咽,止咳止痢,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咳嗽,泻痢,痔疮出血,崩漏,病后体虚。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利咽,止咳止痢,养血止血。
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咳嗽,泻痢,痔疮出血,崩漏,病后体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外用:适量,烧灰为末撒,或调涂。
相关论述
1、《药性论》:“能温暖肠腹,兼去一切冷气。蕃中人以此作浆甚热,能染须发,变黑色。”
2、《海药本草》:“主乌髭发;烧灰(治)干血效。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温疫热病初期或后期,劳累过度虚弱:诃子300g,毛诃子200g,余甘子240g。共研粗末,每服3-5g。每日3次,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三果汤散)
2、治大风头面,髭须脱落:毗黎勒烧灰,干掺患处。(《普济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果实卵形,长1.7-3.5cm,直径1.6-2.5cm。表面棕褐色,密被棕色绒毛。较细腻,具五棱脊及不规则纵皱纹,基部有果柄残痕。质坚硬,不易破碎。果肉厚1-2.5mm,暗棕色或浅绿黄色。果核淡棕黄色,质坚硬。种子1枚,种皮棕黄色,种仁黄白色,具油性。气微,味微苦,嚼之有豆腥气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8-35m,胸围可达1m。枝灰色,具纵纹及明显的螺旋状上升的叶痕,小枝、幼叶及叶柄基部常具锈色绒毛。叶螺旋状聚生枝顶;叶柄长3-9cm,无毛,常于中上部有2腺体;叶片阔卵形或倒卵形,纸质,长18-26cm,宽6-12cm,全缘,边缘微波状,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渐狭或钝圆,两面无毛,较疏生白色细瘤点,具光泽,侧脉5-8对,背面网脉细密,瘤点较少。穗状花序腋生,在茎上部常聚成伞房状,长5-12cm,密被红褐色的丝状毛,上部为雄花,基部为两性花;花5数,淡黄色,不连雄蕊的突出部分长4.5mm,无柄;萼管杯状,长3.5mm,5裂,裂片三角形,长约3mm,被绒毛;花瓣缺;雄蕊10,着生被毛的花盘外;花盘仅出现在两性花上,10裂,被红褐色髯毛;子房上位,1室,花柱棒状,长5mm,下部粗壮,被疏生的长绒毛,上部纤细,微弯。假核果卵形,密被锈色绒毛,长2-3cm,径1.8-2.5cm,具明显的5棱,种子1颗。花期3-4月,果期5-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40-1350m的山坡阳处及疏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