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9 13:50:41

白头翁,中药名。为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主治热毒血痢,疮痈肿毒。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1、热毒血痢:本品苦寒降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故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

2、疮痈肿毒:本品苦寒,主入阳明,有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治疗痄腮、瘰疬、疮痈肿痛等证。

3、本品若与秦皮等配伍,煎汤外洗,又可治疗阴痒带下。此外尚可用于血热出血以及温疟发热烦躁。

4、西医诊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化脓性皮肤病等属于热毒壅滞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皂苷,水解产生三萜皂苷、葡萄糖、鼠李糖等,并含白头翁素、2,3-羟基白桦酸、胡萝卜素等。

药理作用

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一些皮肤真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及所含皂苷有明显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本品对阴道滴虫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轻度抑制作用。另外,尚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其地上部分具有强心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

2、《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瘰疬。”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热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可单用,或配伍黄连、黄柏、秦皮同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若为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则以本品与阿胶、干姜、赤石脂等药同用,亦如白头翁汤(《千金方》)。

2、治痄腮、瘰疬、疮痈肿痛等证,与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同用。

相关配伍

白头翁配秦皮:白头翁质轻气清,其性下行,善解毒清热,专于凉血止痢,主血分之病;秦皮苦寒,其性峻烈,善入大肠血分,清解大肠之热,燥湿止痢。二药配用,气血同治,相辅相成。适用于湿热壅滞于肠内,气分血分皆伤之赤白下痢、疫痢腹痛、里急后重等。

鉴别用药

秦皮与白头翁:两药均味苦而寒、归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止痢,治热毒或湿热泻痢。但秦皮味涩兼归肝经,长于清热燥湿,又能收涩止带,清肝明目,故善治湿热带下赤白、肝火目赤翳障。白头翁苦寒降泄,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和血分热毒,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之要药,还能治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疟疾。

相关药品

痢炎宁片、白蒲黄片、抗骨髓炎片。

相关方剂

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白头翁丸(《圣济总录》)、白头翁散(《圣惠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泥沙保留根头部白色茸毛,干燥。

炮制方法

1、白头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白头翁炭:取白头翁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黑褐色为度,喷洒凉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放凉。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粉末灰棕色。韧皮纤维梭形或纺锤形,长100-390μm,直径16-42μm,壁木化。非腺毛单细胞,直径13-33μm,基部稍膨大,壁大多木化,有的可见螺状或双螺状纹理。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72μm。

2、取本品1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头翁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根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有的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饮片性状

1、白头翁:参见“药材”项。

2、白头翁炭:形如白头翁,外表呈黑褐色,微有焦糊气;味苦。

常见伪品

伪品:

祁州漏芦:为菊科植物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DC.的根。本品呈圆锥形或圆柱形,上面有少数茎基和具白毛的叶柄残基,下端渐细略扭曲。一般长10-22cm,直径1-4cm。表面黑褐色或暗棕褐色,粗糙,具明显的纵沟及菱形网状裂隙。质硬,折断面不平坦,皮部深褐色,木部淡黄色,*常有裂隙,裂隙处显深棕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白头翁。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35cm。根状茎粗0.8-1.5cm。基生叶4-5,通常在开花时刚刚生出,有长柄;叶片宽卵形,长4.5-14cm,宽6.5-16cm,三全裂,中全裂片有柄或近无柄,宽卵形,三深裂,中深裂片楔状倒卵形,少有狭楔形或倒梯形,全缘或有齿,侧深裂片不等二浅裂,侧全裂片无柄或近无柄,不等三深裂,表面变无毛,背面有长柔毛;叶柄长7-15cm,有密长柔毛。花葶1(-2),有柔毛;苞片3,基部合生成长3-10mm的筒,三深裂,深裂片线形,不分裂或上部三浅裂,背面密被长柔毛;花梗长2.5-5.5cm,结果时长达23cm;花直立;萼片蓝紫色,长圆状卵形,长2.8-4.4cm,宽0.9-2cm,背面有密柔毛;雄蕊长约为萼片之半。聚合果直径9-12cm;瘦果纺锤形,扁,长3.5-4mm,有长柔毛,宿存花柱长3.5-6.5cm,有向上斜展的长柔毛。4月至5月开花。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北、东北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

道地产区

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江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

生长见习

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不耐高温。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冲积土和粘壤土次之,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栽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种子育苗移栽。种子的采收东北一般在6月上旬,当有60%的种子黄化成熟时即可采收。种子采收过早,成熟度达不到,出芽不壮;采收过晚,种子就会由自身的羽毛带着随风飞散。采收回来的种子放在箩筐里在阳光下晾晒,上面覆盖纱窗网,以免种子随风飞走。晒到98%以上的干度时,放在铁网筛上反复揉搓,直到种子和羽毛都搓碎掉到铁网下为止。白头翁种子很小,一般1kg种子有50万粒,播种适时、适当,出芽率可达80%以上。早春播种多在3-4月进行,条播,行距3.0-4.5cm,播后覆土,以盖住种子为度。至第2年早春,越冬幼苗未萌芽前,按行、株距30cm×9cm进行移栽。

2、分株繁殖:在老株尚未萌发时连根挖起,分株栽植。

病虫防治

1、根腐病:移栽前将种根用50%退菌特100倍液浸泡3-5分钟后再栽植;或生长期的雨季应注意排水,以防止地内积水;或发病期用50%的托布津800倍液进行浇灌。

2、蚜虫:在蚜虫发生期用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的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每周1次,直至无蚜虫危害为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