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艳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艳山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艳山姜Alpiniazerumbet(Pers.)Burtt.etSmith的根茎和果实。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地。具有温中燥湿,行气止痛,截疟之功效。常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食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功效作用
功能
温中燥湿,行气止痛,截疟。
主治
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食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种子或根茎3-9g;种子研末,每次1.5g。外用:适量,鲜根茎捣敷。
药理作用
抑制离体蛙心;收缩离体豚鼠肠管;对小鼠毒性很小。
相关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燥湿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食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2、《广西本草选编》:“燥湿散寒,行气止痛,截疟。主治胃脘冷痛,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疟疾。”
3、《福建药物志》:“主治急性胃肠炎,噎膈,疝气,疽。”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胃痛、痈疽、急性胃肠炎和体质虚弱久咳等。
相关配伍
1、治胃痛:艳山姜、五灵脂各6g。共研末。每次3g,温开水送服。(《福建药物志》)
2、治疽:艳山姜根茎60g,生姜2片,江南香0.3g。共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茎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
保存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果实呈球形,两端略尖,长约2cm,直径1.5cm,黄棕色,略有光泽,有10数条隆起的纵棱,顶端具一突起,为花被残基,基部有的具果柄断痕。种子团瓣排列疏松,易散落,假种皮膜质,白色。种子为多面体,长4-5mm,直径3-4mm。味淡,略辛。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姜科山姜属艳山姜.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时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地。
生长环境
生于田头、地边、路旁及沟边草丛中,常栽培于房前屋后及庭园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