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野芫荽的功效与作用

野芫荽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8 22:11:57

野芫荽,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刺芹EryngiumfoetidumL.的带根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发表止咳,透疹解毒,理气止痛,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咳喘,麻疹不透,咽痛,胸痛,食积,呕逆,脘腹胀痛,泻痢,肠痈,肝炎,淋痛,水肿,疮疖,烫伤,跌打伤肿,蛇咬伤。

野芫荽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发表止咳,透疹解毒,理气止痛,利尿消肿。

主治

用于感冒,咳喘,麻疹不透,咽痛,胸痛,食积,呕逆,脘腹胀痛,泻痢,肠痈,肝炎,淋痛,水肿,疮疖,烫伤,跌打伤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相关论述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除热,芳香健胃。治感冒胸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寒感冒:山芫荽15g,葱头3只,生姜3片,共捣烂,拌热粥服。(《惠阳地区中草药》)

2、治扁桃体炎,毒蛇咬伤:干野芫荽15g,煎服,外用野鲜芫荽适量,捣敷。

3、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干野芫荽15g,煎服。或取野鲜芫荽适量,切细,凉拌作菜吃。(2-3方出自《红河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晒干。

炮制方法

拣除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全草长15-35cm,有的可达60cm。主根粗短,圆锥形,须根众多,灰褐色。基生叶8-12片,皱缩,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20cm,宽2-3.5cm,黄绿色,基部渐窄而成一扁平叶柄,边缘有硬骨质和刺状齿,羽状脉直达锯齿尖端成为硬刺。花茎自植株*伸出,粗壮而长,中部以上分为2枝,并带有披针形的短叶,长2-3cm,顶端尖锐,边缘3-5裂或不分裂,具疏而锐利的齿。有残留多数小花,成头状花序聚于花茎的分叉处,易脱落,残留萼片尖硬刺手。双悬果极细,呈卵形,长仅1mm左右,表面具微细的棕色瘤状小点。全株香气较浓,味辛微苦。以叶片多,气香脓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伞形科植物刺芹。

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1-40厘米或超过,主根纺锤形。茎绿色直立,粗壮,无毛,有数条槽纹,上部有3-5歧聚伞式的分枝。基生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不分裂,革质,长5-25厘米,宽1.2-4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窄有膜质叶鞘,边缘有骨质尖锐锯齿,近基部的锯齿狭窄呈刚毛状,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羽状网脉;叶柄短,基部有鞘可达3厘米;茎生叶着生在每一叉状分枝的基部,对生,无柄,边缘有深锯齿,齿尖刺状,顶端不分裂或3-5深裂。头状花序生于茎的分叉处及上部枝条的短枝上,呈圆柱形,长0.5-1.2厘米,宽3-5毫米,无花序梗;总苞片4-7,长1.5-3.5厘米,宽4-10毫米,叶状,披针形,边缘有1-3刺状锯齿;小总苞片阔线形至披针形,长1.5-1.8毫米,宽约0.6毫米,边缘透明膜质;萼齿卵状披针形至卵状三角形,长0.5-1毫米,顶端尖锐;花瓣与萼齿近等长,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顶端内折,白色、淡黄色或草绿色;花丝长约1.4毫米;花柱直立或稍向外倾斜,长约1.1毫米,略长过萼齿。果卵圆形或球形,长1.1-1.3毫米,宽1.2-1.3毫米,表面有瘤状凸起,果棱不明显。花果期4-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450m的丘陵、山地林下、林边、路旁、沟边等阴湿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