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8 19:06:45
地牯牛,中药名。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Hagenomyiamicans(Maclchlan)的幼虫。分布于华南及*、四川等地。具有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之功效。常用于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敛。
功效作用
功能
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
主治
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5g(或3-10只)。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症块,疟母,大小便秘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疗肾结石。
相关配伍
治瘰疬破烂: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生草药性备要》)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虫体呈土黄色及污褐色,多为半透明的躯壳,内脏部分极少,体上有黑褐色的花纹。
植物学信息
生长环境
成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幼虫居于干燥砂地土中,营漏斗状穴,潜伏穴底,待小昆虫堕入,即捕食。
上一篇:白菜烂根烂心怎样防治 大白菜的移栽时间下一篇:蝴蝶兰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