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小蓟,中药名。为菊科蓟属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ld.)MB.的地上部分。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主治血热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尿血、崩漏等血热出血证,火热毒盛的痈肿疮毒。
功效作用
功能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主治
1、主要用于血热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尿血、崩漏等血热出血证,火热毒盛的痈肿疮毒。
2、西医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消化道出血属于血热迫血妄行,泌尿系感染属火热灼伤血络,外科皮肤感染属火毒壅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化学成分
主要含生物碱、黄酮、三萜以及简单酚酸。其中止血活性成分有刺槐素-7-鼠李糖苷、芸香苷、咖啡酸、绿原酸、原儿茶醛以及蒲公英甾醇等。
药理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小蓟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小板数目,促进血小板聚集以及增高凝血酶活性,抑制纤溶,从而加速止血。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小蓟煎剂有直接的拟交感神经药的作用。
3、抑菌作用:小蓟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消炎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对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消炎作用。
5、此外,小蓟尚有一定的降脂、利胆、利尿、镇静、抑瘤等作用。
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小蓟根凉,无毒,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
2、《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臭,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种种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子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2、治热毒痈肿,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普济方》)。
相关配伍
1、小蓟配白茅根:小蓟凉血止血,为常用凉血止血药;白茅根味甘性寒,为清热凉血的良药,用于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兼具清热凉血利尿之功。二药相配,适用于尿血,血淋等。
2、小蓟配茜草:小蓟凉血清热;茜草活血化瘀。两药相配,适用于血病证,有凉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的妙用。
3小蓟配车前草:小蓟善于凉血止血,兼能利尿;车前草善于利尿通淋,清热解毒者配伍,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凉血止血。适用于湿热下注膀胱之热淋、小便不利、尿血血淋。
4、小蓟配钩藤:钩藤味甘,微寒,能清肝热、平肝风、降血压、除眩晕;小蓟味微辛,主入心、肝经。两药相合为用,适用于肝经有热、头胀头痛及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以及风热头胀头晕等。
5、小蓟配生地黄:小蓟和生地黄均能清热凉血止血,生地黄尚能滋阴养血。二药相配,适用于血淋和月经过多等血热出血证。
鉴别用药
1、鲜小蓟、生小蓟、小蓟炭:鲜小蓟散瘀消痈之力较强,可治疗痈肿疮毒。生小蓟以凉血消肿之功较好,常用于热淋,疮痈肿毒及邪热偏盛之岀血证。炒炭后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广泛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多种出血证。
2、小蓟与白茅根:两药均为凉血止血药,有凉血止血之功,多用于治疗血热迫血妄行的各种出血证。但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兼有散瘀消痈的作用。主要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痈疮肿毒。白茅根性味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主要用于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但以小便淋漓涩痛多用,尚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温热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及湿热黄疸等。
相关药品
止血宝胶囊、肾炎灵胶囊、荷叶丸、伤可贴。
相关方剂
小蓟饮子(《济生方》)、十灰散(《十药神书》)、清热止血方(《济生方》)。
药膳食疗
小蓟红米粥:
1、功效:解毒消痈、凉血止血,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疗效。
2、原材料:小蓟15g,红糯米50g。
3、做法:小蓟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成药汤,滤渣取汁,再用药汁煮红糯米,粥煮至熟烂后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4、用法:一次吃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6月盛开期,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可连续收获3-4年。
炮制方法
1、小蓟: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2、小蓟炭:取小蓟段置锅內,用中火炒至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再炒至水气逸尽,取出凉透。
3、炒小蓟:取小蓟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黄并有香气逸出,取出放凉。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小蓟炭散热防复燃。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表面角质纹理明显;下表皮垂周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及非腺毛。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非腺毛3-10余细胞,顶端细胞细长呈鞭状,皱缩扭曲。叶肉细胞中含草酸钙结晶,多呈针簇状。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小蓟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蒙花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酰丙酮-丁酮-乙醇-水(1:3:3: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长30-45cm,直径2-4mm,表面绿色或微带紫棕色,有纵棱和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空。叶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2cm,宽0.5-3cm;全缘或微波状,有细密的针刺,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苞片黄绿色,5-6层,线形或披针形,花冠多脱落,冠毛羽状常外露。气弱,味微苦。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饮片性状
1、小蓟:参见药材性状。
2、炒小蓟、小蓟炭:形如小蓟炒小蓟表面焦黄色并有香气。
3、小蓟炭:焦褐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蓟属植物刺儿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茎直立,高30-80cm,茎无毛或被蛛丝状毛。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叶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10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通常无叶柄,上部茎叶渐小,叶缘有细密的针刺或刺齿,全部茎叶两面同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雌雄异株;雄花序总苞长约18mm,雌花序总苞长约25mm;总苞片6层,外层甚短,长椭圆状披针形,内层披针形,先端长尖,具刺;雄花花冠长17-20mm,裂片长9-10mm,花药紫红色,长约6mm;雌花花冠紫红色,长约26mm,裂片长约5mm,退化花药长约2mm。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花期5-6月,果期5-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外的全国各地。
道地产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间。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6-7月待花苞枯萎时采种,晒干,备用。早春2-3月播种,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将种子用草木灰拌匀后播入穴内,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