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溪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溪黄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溪黄草Rabdosiaserra(Maxim.)Hara和线纹香茶菜Rabdosialophanthoides(Buch.Ham.exD.Don)Hara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胆囊炎,泄泻,痢疾,疮肿,跌打伤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
主治
湿热黄疸,胆囊炎,泄泻,痢疾,疮肿,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搽。
化学成分
溪黄草叶和茎中含二萜类化合物:溪黄草素A、B、D,以及尾叶香茶菜素A,2α-羟基熊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和β-谷甾醇甙。
药理作用
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3、《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肠炎、痢疾。”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溪黄草、马蹄金、鸡骨草、车前草各30g。水煎服。
2、治急性胆囊炎:溪黄草30g,龙胆草9g,山栀子12g。水煎服。(1-2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痢疾,肠炎:用线纹香茶菜鲜叶捣汁,每次5ml,开水冲服;或用9-15g,水煎服;或研粉装胶囊内,每服1-2丸。(《广西本草选编》)
4、治癃闭:鲜香茶菜60g,鲜石韦、鲜车前草各30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5、治跌打肿痛:线纹香茶菜全草15-30g,猪殃殃30-60g。煎水兑酒服,渣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6、治风火赤眼(包括急性眼结合膜炎):溪黄草9g。水煎,去渣过滤后,以药汤洗眼。(《食物中药与便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约在栽后3个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约75d进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晒即可,每1h㎡产干草3750kg左右。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软,切成段,干燥。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溪黄草:茎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叶对生,常破碎,完整叶多皱缩,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两面沿脉被微柔毛,叶柄长1-1.5cm。聚伞花序具梗,由5至多数花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狭卵形至条形,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夹有腺点,萼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等长;花冠紫色,长约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2、线纹香茶菜:茎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开后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8.8cm,上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被具节微硬毛并布满褐色腺点;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花萼长约2mm,外具串珠状具节长柔毛,布满红褐色腺点;花冠白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香茶菜属溪黄草和线纹香茶菜。
形态特征
1、溪黄草:多年生草本,高1.5-2m。根茎呈疙瘩状,向下密生须根。茎四棱,带紫色,密被微柔毛,上部多分枝。叶对生;柄长0.5-3.5cm;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近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大内弯的锯齿,两面脉上被微柔毛和淡黄色腺点。聚伞花序组成疏松的圆锥花序,长10-20cm,密被灰色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条形;花萼钟状,外被柔毛及腺点,萼齿5,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近等长,果时萼增大,呈宽钟形;花冠紫色,长5-6mm,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上方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4,内藏;花柱先端2浅裂。小坚果阔倒卵形,先端具腺点及髯毛。花、果期8-10月。2、线纹香茶菜:本种与溪黄草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块根小,球形。叶片卵形或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两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满布黄红色腺点,叶折揉碎后有黄色汁液,故称“溪黄草”。花萼外面被珠状具节长毛和褐色腺点;花冠白色或粉红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之外。花、果期8-12月。
分布区域
1、溪黄草: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2、线纹香茶菜: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道地产区
1、溪黄草:产于东北、华东及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均自产自销。2、线纹香茶菜:产于广东、海南、广西、江西等地。自产自销。
生长环境
1、溪黄草:常成丛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河岸及草灌丛中。2、线纹香茶菜:喜生于山坡、沟边、河旁或林下潮湿处。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环境,宜选择阳光充足、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种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南方多用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均可扦插,选取顶部无病的健壮枝条,剪成长约10cm,带有2-3个茎节的截段,扦插于具40%-50%的荫蔽度的苗床上,行株距5cm×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