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水栀根的功效与作用
水栀根,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var.grandifloraNakai的根。我国中部及南部各地有栽培。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痛,风火牙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除湿,祛风止痛。
主治
用于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痛,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相关论述
《福建民间草药》:“解热凉血,镇静止痛,疏风除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黄肿,黄疸:水栀根60-120g。切碎,水煎服。
2、治关节炎:水栀根60-120g,猪蹄250g,黄酒60g。水煎服。
3、治牙痛:水栀根30g,切碎。水煎内服或含服。(1-3方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
形态特征
大花栀子又名:水鸡花、栀子花。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侧脉8-15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质。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梗长3-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长8-25毫米,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宽1-4毫米,结果时增长,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广展,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1.5-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伸出,长1-1.5厘米,宽3-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黄色,平滑。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橙红色,长1.5-7厘米,直径1.2-2厘米,有翅状纵棱5-9条,顶部的宿存萼片长达4厘米,宽达6毫米;种子多数,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分布区域
我国中部及南部各地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