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7 17:03:06

竹黄,中药名。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bambusicolaP.Henn.的子座及孢子。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

主治

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心排血量和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低。

2、对血凝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能延长凝血时间,可能与复钙时间延长有关。

3、镇痛抗炎作用。

4、其他作用。对肝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5、毒性,正常饮食,无不良反应。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止咳。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相关配伍

1、治咳嗽多痰型气管炎:竹黄30g,加蜂蜜60g,浸于500g50度白酒内,24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9g。

2、治虚寒胃疼:竹黄(饮片)50g,浸于500g50°白酒内,24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次9g,日服3次。

3、治体表局部疼痛及风寒疼痛:以酒浸过的竹黄药渣涂擦痛处,至皮肤发热为度(配合口服竹黄酒),每日数次。

4、治寒火牙痛:咬住以酒浸过的竹黄药渣,一般在1分钟之内疼痛消失。(1-5方出自刘波《中国药用真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清明前后采下,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肉座菌科竹黄

形态特征

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42-92)μm×(13-35)μm,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

分布区域

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箣竹属、刚竹属的竹竿上,多生长在将衰败或已衰败的竹林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