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薤叶的功效与作用
薤叶,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Bge或薤AlliumchinenseG.Don的叶。小根蒜分布于除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薤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南部各地。具有杀虫止痒,温肺定喘之功效。常用于燥湿,杀虫止痒,疥疮,脚气,直行下降,温能祛寒,温肺止咳定喘。
功效作用
功能
杀虫止痒,温肺定喘。
主治
用于燥湿,杀虫止痒,疥疮,脚气,直行下降,温能祛寒,温肺止咳定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克;外用:捣如泥敷即可。
相关论述
1、《肘后方》:“治疥疮,煮洗佳,捣如泥敷亦得。”
2、《本草求原》:“治肺气喘急。”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烫伤:薤叶膏:赤石脂30g,薤叶30g。上药捣泥,外敷于患处。(《圣济总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9月采收,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
形态特征
小根蒜:鳞茎近球状,粗0.7-1.5 (-2) 厘米,基部常具小鳞茎(因其易脱落故在标本上不常见);鳞茎外皮带黑色,纸质或膜质,不破裂,但在标本上多因脱落而仅存白色的内皮。叶3-5枚,半圆柱状,或因背部纵棱发达而为三棱状半圆柱形,中空,上面具沟槽,比花葶短。花葶圆柱状,高30-70厘米,1/4-1/3被叶鞘;总苞2 裂,比花序短;伞形花序半球状至球状,具多而密集的花,或间具珠芽或有时全为珠芽;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3-5倍,基部具小苞片;珠芽暗紫色,基部亦具小苞片;花淡紫色或淡红色;花被片矩圆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4-5.5 毫米,宽1.2-2毫米,内轮的常较狭;花丝等长,比花被片稍长直到比其长1/3,在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分离部分的基部呈狭三角形扩大,向上收狭成锥形,内轮的基部约为外轮基部宽的1.5倍;子房近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薤:鳞茎数枚聚生,狭卵状,粗(0.5-) 1-1.5(-2) 厘米;鳞茎外皮白色或带红色,膜质,不破裂。叶2-5枚,具3-5棱的圆柱状,中空,近与花葶等长,粗1-3毫米。花葶侧生,圆柱状,高20-40厘米,下部被叶鞘;总苞2裂,比伞形花序短;伞形花序近半球状,较松散;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1-4倍,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顶端钝圆,长4-6毫米,宽3-4毫米,内轮的稍长;花丝等长,约为花被片长的1.5倍,仅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的基部扩大,扩大部分每侧各具1齿,外轮的无齿,锥形;子房倒卵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小根蒜:分布于除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薤:我国长江流域和南部各地广泛栽培,鳞茎多供食用,也有野生者。
生长环境
小根蒜: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