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小叶杨的功效与作用
小叶杨,中药名。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杨PopulussimoniiCarr.的树皮。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具有祛风活血,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证,跌打肿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口疮,牙痛,痢疾,脚气,蛔虫病。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活血,清热利湿。
主治
用于风湿痹证,跌打肿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口疮,牙痛,痢疾,脚气,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加离体心脏的冠脉血流量;增加血浆复钙时间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2、抗炎镇痛作用。
相关论述
《救荒本草》:“青清杨树,在处有之。今密县山野间亦多有,其树高大,叶似白杨树叶而狭小,色青,皮亦颇青,故名青杨。其叶味微苦。救饥:采叶渫熟,水浸,作成黄色,换水淘洗,油盐调食。”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剥,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树皮呈筒状,厚1-3mm。嫩皮灰绿色,表面有圆形皮孔及纵纹,偶见枝痕;老皮色较暗,表面粗糙,有粗大的沟状裂隙。内表面黄白色,有纵向细密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杨柳科植物小叶杨。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m,胸径50cm以上。树皮幼时灰绿色,老时暗灰色,沟裂;树冠近圆形。幼树小枝及萌枝有明显棱脊,常为红褐色,后变黄褐色,老树小枝圆形,细长而密,无毛。芽细长,先端长渐尖,褐色,有粘质。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形或菱状倒卵形,长3-12cm,宽2-8cm,中部以上较宽,先端突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窄圆形,边,缘平整,细锯齿,无毛,上面淡绿色,下面灰绿或微白,无毛;叶柄圆筒形,长0.5-4cm,黄绿色或带红色。雄花序长2-7cm,花序轴无毛,苞片细条裂,雄蕊8-9(25);雌花序长2.5-6cm;苞片淡绿色,裂片褐色,无毛,柱头2裂。果序长达15cm;蒴果小,2 (3)瓣裂,无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
生长环境
一般多生于2000m以下,最高可达2500m,沿溪沟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