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醉魂藤的功效与作用
醉魂藤,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醉魂藤HeterostemmaalatumWight的根。分布于华南、西南等地。具有祛风湿,解胎毒,截疟之功效。常用于脚气麻木酸痛无力,胎毒疮疹,疟疾。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解胎毒,截疟。
主治
脚气麻木酸痛无力,胎毒疮疹,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油煎涂搽患处。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相关论述
《贵州民间药物》:“除湿,解毒。治风湿脚气,胎毒疮疹,疟疾。”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湿脚气:野豇豆根1条,煎水服;或用全草煎水洗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2、治胎毒:野豇豆根及花椒少许,用菜油煎后搽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3、治疟疾:野豇豆根6g,煎鸡蛋服。(《贵州民间药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挖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萝藦科植物醉魂藤。
形态特征
纤细攀援木质藤本,长达4米;茎有纵纹及二列柔毛,老时渐落无毛。叶纸质,宽卵形或长卵圆形,长8-15厘米,宽5-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很少近心形,幼嫩时两面均被微毛,尤以背面脉上为多,老渐光滑无毛;基出脉3-5,初成翅形,后渐扁平,侧脉每边3-4条,纤细,顶端弯曲;叶柄扁平,长2-5厘米,粗壮,被柔毛,顶端具丛生小腺体。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长2-6厘米,着花10-15朵;花序梗粗壮,被微毛;花梗长1-1.5厘米,被微毛;苞片和小苞片卵形,长和宽约5毫米;花蕾卵圆形,顶端钝;花直径1厘米;花萼裂片卵形,长和宽约1毫米,花萼内面基部有小腺体;花冠黄色、辐状,外面被微毛,内面无毛,花冠筒长4-5毫米,裂片在未开时顶端彼此粘合,开后则成镊合状排列,三角状卵圆形,长和宽4-5毫米;副花冠5片,星芒状,从合蕊冠伸出平展于花冠上,副花冠裂片呈长舌状,基部狭小,顶端钝,可达花冠的湾缺处;花药方形,顶端具透明膜片;花粉块近方形,直立,内角顶端具三角形的薄膜边,花粉块柄短而粗,着粉腺紫色,菱形;子房长圆形,无毛,柱头平坦,基部5稜,蓇葖双生,线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直径5-10毫米,外果皮灰色,无毛,具纵条纹;种子宽卵形,呈褶叠状,深褐色,长约1.5厘米,宽1厘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厘米。花期4-9月,果期6月-翌年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南、西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谷水旁林中荫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