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蚯疽草的功效与作用

蚯疽草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5 11:23:05

蚯疽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鱼眼草Dichrocephalaauriculata(Thunb.)Druce[EthuliaauriculataThunb.]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疔毒,毒蛇咬伤。

蚯疽草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疔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末,3-6g。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相关论述

1、《湖南植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浙江药物植物志》:“温中散寒,活血调经。主治胃寒作痛,月经不调,扭伤肿痛;外治疔毒,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蚯疽(小儿外生殖器焮肿),小便不利:鲜蚯疽草和冬蜜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2、治扭伤肿痛:干茯苓菜研末,每次6g,酒送服;另用鲜茯苓菜捣烂调些酒,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3、治毒蛇咬伤:鲜茯苓菜捣烂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4、治小儿口疮:(鱼眼草)全草研末吹布。(《湖南药物志》)

5、治疔毒肿痛:鲜蚯疽草和米稀饭,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日换2次。(《福建民间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叶卵形或披针形,长3-10cm,大头羽裂,顶裂片宽达4cm,侧裂片通常1对,稀2对,较小,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以色绿、枝多叶密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鱼眼草

形态特征

鱼眼草又名山胡椒菊。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茎直立或铺散,无毛或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10cm,大头羽裂,顶裂片宽大,宽达4cm,侧裂片常1对,稀2对,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头状花序极小,球形,直径约5mm,生于叉状分枝顶端,多数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状;梗长达3cm;总苞片1-2层;花托半圆球形突起,上端平;盘花两性,能育,花冠先端有4-5齿。瘦果扁,有加厚的边缘;无冠毛。花期夏末至冬初。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谷、山坡林下或水沟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