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昆明山海棠的功效与作用
昆明山海棠,中药名。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的根或全株。具有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跌打损伤,骨折,产后出血过多,癌肿,顽癣等。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
主治
1、主要用于风湿痹证,跌打损伤,以及产后出血过多、顽癣等。
2、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邪闭阻型,软组织损伤属瘀血阻滯者,荨麻疹、皮肤瘙痒属风湿在表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先煎;或浸酒。外用:研末敷;或煎水涂;或鲜品捣敷。
化学成分
主含二萜类及生物碱类物质,如雷公藤碱、卫矛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丙素、山海棠素、山海棠内酯、齐墩果酸乙酸酯等。
药理作用
1、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昆明山海棠可直接通过刺激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NK CF)释放,促进健康人及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NK细胞活性。
2、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有抗生育作用。
3、此外,昆明山海棠还有明显的抗炎、抗癌作用。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续筋接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半身不遂,腰肌劳损,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2、《中国民族药志》:治急性传染性肝炎,骨结核,睾丸及副睾结核,无名肿毒,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黄痧病(钩虫病),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蛋白尿,疟疾。
3、《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湿气流痰。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风寒湿痹日久关节肿痛麻痹,单用酒浸、煎服或与鸡血藤等配伍。
2、治筋骨疼痛,瘫痪痿软,《滇南本草》与当归、川牛膝、羌活、木瓜配伍酒浸。
3、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可单用外敷,亦可与天南星、半夏、川芎等配伍,如紫金皮散(《证冶准绳》);或与芙蓉叶、生地黄同用,如紫金膏(《证治准绳》)。
相关配伍
昆明山海棠配鸡血藤:昆明山海棠辛散苦燥温通,能行十二经络,善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为治风寒湿痹日久,关节肿痛麻痹之良药;鸡血藤既能行血,又能补血,守走兼备,并有舒筋活络之功。二者配伍,补泻兼施,风湿除而络脉通,适用于筋骨疼痛,瘫痪痿软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株全年可采,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生用。
炮制方法
洗净,切片,晒干。
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有分枝,略弯曲,粗细不等,直径0.4-3(-5)cm。栓皮橙黄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纹及横裂隙,易剥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灰色或淡棕黄色,木部淡棕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涩、苦。
饮片性状
参见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
形态特征
落叶蔓生或攀援状灌木,植株高2-3m。根圆柱状,红褐色。小枝有棱,红褐色,有圆形疣状突起,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单叶可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卵形或宽椭圆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近圆形或宽锲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0-15cm;花小,白色,花萼5;花瓣5;雄蕊5,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子房上位,三棱形。翅果赤红色,具膜质的3翅。花期夏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浙江、江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向阳的灌木丛中或疏林下。